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交的一份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报告引起了各界关注和讨论,知名媒体人胡舒立日前就此在《财经》杂志撰文指出:这份报告某些具体看法不无道理,但提出“建立覆盖全民的一体化医疗卫生体制”的结论性建议,尚值得谨慎探讨。
胡舒立说,“全民医保”很可能一时获得掌声,但讨论医疗改革与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必须实事求是,符合中国国情,谨防刮起“共产风”。“全民医保说”主要有两大依据,其一,称中国经济近年来有极大发展,因此国家可以拿出足够的钱;其二,称覆盖范围可以局限于“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支出有限。事实上,中国13亿人实行“全民医保”,那么我国现有的财政收入全部用来吃药也未必够;而对于所谓“基本医疗服务”中的“基本”,实践中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界定。
胡舒立认为,现存不均衡的医疗资源布局当然必须改变。改善基层医疗供给情况、实现尽可能广泛的覆盖,应当成为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此不仅需要政府增加财政投入,还要在医疗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形成医疗供给多方参与的局面。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既定的改革思路,“全民医保”论者的态度是全面否定,显然毫无道理。医疗界目前弊端丛生,本身并非改革或“市场化”之过,皆因改革没有到位,甚至根本没有启动。
胡舒立认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政策层面已经有了比较完整清晰的思路。近年相继颁布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等等,都是引起业内震动的改革纲领。这些改革方针出台后在实践中推进格外缓慢,显示了医疗改革特殊的艰巨性。对此应深入分析,社会福利模式的探讨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对待这样重大的问题,以轻率甚至盲目的“民粹”倾向博取廉价掌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