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黎留下启示
巴黎迪士尼建成后连年亏损,不得不财务重组,香港这桩婚事同巴黎类似
是蜜月还是危机四伏?各方意见不一,但大家对一点达成共识,香港特区政府与迪士尼的合作模式同巴黎类似,可以从巴黎迪士尼乐园经营中学到经验。
特区政府专门提交了一份“香港与巴黎之间的比较”的文件,以证明特区政府的做法并不是心血来潮。这份文件显示,香港特区政府与法国政府都以极低的优惠价格提供建设乐园的土地,迪士尼公司在两个主题乐园的初期持股量分别是43%(香港迪士尼)和49%(法国迪士尼),两者不相上下。
特区政府没有向迪士尼提供现金补助,而法国政府还拿出了2.5亿法郎用于补贴迪士尼公司。此外,香港政府提供56亿元贷款,法国政府的这项数字是60亿元,贷款利率也相差不大,特区政府的是六厘七五至八厘半,法国政府为七厘八五。在基础设施方面,香港政府负责修建地铁,接驳道路,水务、渠务、污水处理设施及码头等,法国政府提供的服务包括地铁加高速铁路车站,水务、渠务、污水处理设施及固体废物处理设施。
两厢对照,特区政府官员表示极为满意,是个“双方都满意,大家都会笑”的计划。同一份报告,司徒薇却解读出相反的答案:“港府这次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就是政府直接参与经济事务。好的政府应该不偏帮任何企业,只充当各方利益的平衡人。特区政府和法国政府都过深介入经济事务,从仲裁者变成了直接投资人,对经济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司徒薇认为,政府直接投资的弊端还在于,一旦经营出现亏损,各方矛盾暴露后,很难按市场规律解决问题。
巴黎迪士尼乐园(时称欧洲迪士尼)由于在设计及建造方面做出许多改动,导致成本从预计的10亿美元飙升至50亿美元,在1992年至1994年间,由于负债40亿美元沉重负担,偿还贷款额较估计的高出一倍,同时欧洲经济衰退,游客消费意欲下降,加之法国物业市场崩溃,法郎坚挺,外国游客消费成本升高等种种原因,导致巴黎迪士尼连年亏损。
在法国政府出面下,巴黎迪士尼乐园进行财务重组,减少10亿美元债务,银行继续提供贷款。乐园本身也做出相应调整,吸收更多法国本土文化元素。终于在1995年,巴黎迪士尼乐园首次宣布取得2300万美元盈利,入场人数亦增加21%,接近最初的目标。
“迪士尼公司曾试图抛售股票,被法国政府起诉,因为法国政府是最大的出资人,若迪士尼乐园垮了,损失最大的是法国人,政府没办法向全体国民交代,只好继续帮助迪士尼贷款。”司徒薇说,特区政府一样,要面临经营上的风险,但是由于协议没有全部公开,目前还无法得知特区政府是否有类似的风险预防条约,“我要求政府公开全部协议内容,并由立法会成员组成一个跨党排调查小组,彻底审查合作协议”。
特区政府表示,会吸取巴黎迪士尼乐园教训,迪士尼公司及政府会采取审慎的方法,会分阶段并在预算范围内发展,以避免出现预支过多资金的问题。按照协议,兴建迪士尼乐园所需的141亿元,采用借贷和注资的混合融资安排,两者比例约为60:40,在商业上而言,是一个审慎的比率。
9月8日,特区旅游专员郑汝桦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迪士尼风险的提问时再次回答:“我认为机遇大于风险”。
如果上海也娶一个
据传,浦东迪士尼面积是香港的4.7倍,港人担心届时自己的新娘无人理睬
香港一家报纸评论,迪士尼只出资24.5亿,就取得四成三股权,谁最得利,不言而喻。港府吃了眼前亏,惟望放长线钓大鱼,米奇老鼠及梦幻世界历久常新,令香港旅游业长期保持动力。
然而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工不久,就传出迪士尼公司将在上海建设一座新主题乐园的消息。媒体报道,迪士尼园区选址浦东新区川沙镇,整个公园占地约6平方公里,是香港迪士尼的4.7倍。为此,迪士尼与沪方公司也计划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负责筹建和运作。昨日,迪士尼方面表示5年内不会在中国开第二家“分店”。
《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则写到:“上海市政府官员毫不掩饰该市对建立迪士尼公园的兴趣,而迪士尼公司却想通过该公园作诱饵,迫使中国政府作出更多让步让其进入更广阔的中国市场。”
9月8日,香港旅游事务署召开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内地开办新的迪士尼乐园会对香港迪士尼乐园及旅游业造成何种冲击,新闻发言人回答,中国市场广阔,即使新开一家,并不会给香港带来冲击。而且香港将在明年发展家庭旅游项目,作为迪士尼乐园的配套发展计划,吸引更多游客。
“我想不出什么理由,内地游客为什么要坐几千公里飞机,办烦琐的手续来香港看世界上面积最小的迪士尼乐园,而不是选择交通、出行更方便的上海。”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表示了自己的忧虑。
现在还不清楚迪士尼何时在中国内地开办全球第6个主题乐园,但可以肯定的是,迪士尼一直渴望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去年11月,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上,美国迪士尼集团代理执行主席唐·罗宾逊向与会者描绘香港迪士尼乐园试图““让孙悟空与米老鼠共舞”,委婉表达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