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这一部分年轻人,在我国被称作 “啃老族”。在这问题上,我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在美国和日本,也存在20多岁、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仍靠父母养活的现象,但较少。他们被称为“NEET族”。“NEET”(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 Training)一词最早产生于英国,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据3月3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据报道,许多年轻人之所以沦为“啃老族”,是因为工作“太辛苦”、“太累”。他们表示,自己会不断地寻找那些不那么累的活儿,但是,他们就是无从下手或者根本就不想下手。年轻人就这样挥霍青春和精力,而他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却为了维持生计,埋头在“太辛苦”的工作里。父母无奈,“割肉养子”,让人寒心。
“啃老族”的出现有其复杂的成因,比如社会就业状况、家庭背景、自身条件等。在此不想就这些做具体分析,倒是想提一提去年笔者看到的一则新闻:2004年6月24日,一座名为《出征》的狼群雕塑在深圳市一小学揭幕,其底座上刻着的说明文字是:东方是“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是“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6月24日《大河报》)。
当时,深圳这所学校的做法,引起了社会各方的争议。笔者以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我们确实应该多对孩子们进行“狼”的教育,而不应是“羊”的教育。在应试教育仍未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以“羊教育”为特征的“愚化教育”中,老师是绝对的圣贤和权威,而学生则个个都是接受改造的“蛮族”,他们对老师的意旨只有忠实执行的义务。长此以往,孩子中的多数就变得百依百顺,缺乏一种自我挑战与挑战外界的精神。
如果学生能够适当地接受“狼”的教育,就会获得充分运用权利和自由发展的意识,就敢于挑战和不断超越,就不会什么事都依赖他人,畏惧承担责任。如此一来,恐怕啃老族人数会有所下降。当然,要确立“狼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时下仍存在诸多体制性的障碍,比如应试教育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弊端,绝对不可能轻易被革除掉,但不妨一试。
有专家指出,啃老族这个群体的不断壮大,极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方关注。资料显示,在2005年的年度预算中,针对“NEET”一族和自由职业者,日本政府计划拨款810亿日元,帮助年轻人提高工作积极性。在我国,虽然“啃老族”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政府还没有拿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笔者以为,适当提倡“狼”教育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年轻人”,共找到9,558,95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