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巴金出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本名李尧棠、字芾甘,从1928年写作《灭亡》起,开始使用笔名“巴金”。
5岁时,巴金随当知县的父亲迁居四川广元,直到八岁时才回到成都。这一时期革命风云变换,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们家中做了五色旗,2月清帝溥仪退位,他祖父因革命而感悲哀,但父亲没有表示什么意见,可二叔、三叔颇感幻灭,而这些,都对幼年的巴金影响甚大,某种程度上成为其后来创作的部分根源。
1919年,巴金15岁。“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思潮涌入四川,巴金开始接触《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少年中国》、《少年世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等新潮刊物。次年,他读到克鲁泡特金《告少年》中译本,后又读到廖亢夫的剧本《夜未央》中译本,此后他逐步有了献身社会革命的明确信仰。
1922年,青年巴金热血方刚,参与创办《平民之声》周刊,主持编辑事务,并将通讯处设在自己家中。并常常散发传单,鼓动革命,甚至上街游行。
同时,这一时期,巴金的文学观也日渐明晰,他给《文学旬刊》写信,表达了对鸳鸯蝴蝶派文学表示不满。
1923年,19岁的巴金第一次出川,渴望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投身到新的广阔天地中去;该年5年,他和三哥尧林离开成都乘木船去重庆,沿长江到达上海。
1927年,23岁的巴金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巴金来法为了学习经济学,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
在法国期间,巴金接触到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并继续研究克鲁泡特金学说、易卜生主义、左拉的自然主义、以及俄国社会运动。
1929年巴金回到上海,在闸北宝山路宝光里十四号,开始创作《家》、《春》、《秋》《雾》、《雨》、《电》《新生》等重要作品。翻译了大量社会思潮作品和文学作品。
期间,并与鲁迅、茅盾、郭沫若、冯雪峰、胡愈之等“左翼”及其他上海文化界广泛交往。
1936年,巴金与上海爱国女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结识。
1937年直到1945年,巴金辗转于桂林、重庆、贵阳、成都、广泛宣传抗日,并写了《憩园》、《寒夜》等重要作品。
1949年,巴金参加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写作《我是来学习的》。并当选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0年,当选为上海文联副主席。译完巴甫罗夫斯基的《回忆屠格涅夫》。
1952年,跨过鸭绿江,到达抗美援朝前线。
1958年,出版《巴金文集》10卷出版。
1966年后,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进“牛棚”, 翻译赫尔岑的多卷本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获得自由,写作《随想录》。
1981年当选中国作协主席。
2005年,在上海东华医院病逝。终年101岁。
(赵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