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 魏黎明 通讯员 穗仁宣) 广州市人大自去年8月以来先后分两批共取消了71项行政许可事项,取消后的许可事项是否停止实施?市人大近期将开展专门的执法检查,而在此之前,市人大将向社会公开、广泛征询市民意见。据悉,执法检查前公开征询社会公众意见,这在广州人大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是否停止许可让市民说话
据了解,广州市人大为配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自去年8月开始先后两次共取消了71项行政许可事项。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对广州市执行相关法律和市人大两个相关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
市人大常委会就以下五个方面向社会公开征询对上述部门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意见:一、市政府有关部门实施行政许可是否存在无依据和实施机关不合法的情况?二、申请的行政许可涉及市政府多个部门或一个部门的多个内设机构的,市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实行了一个部门受理或“一个窗口对外”等服务?三、市政府有关部门在行政许可的受理、审查、决定、期限、听证、变更、延续和撤销等实施程序方面是否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是否实施了方便申请人的措施?四、《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是否都已经停止实施?五、其他与行政许可有关的情况。
据了解,公开征询意见的时间从见报之日起至11月20日结束,社会公众可将意见以书面形式送达或邮寄到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296号,邮编:510030)或发送电子邮件到:rdfa@rd.gz.cn。意见函中请写上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另外,公开征询意见的公告内容还可以在广州市人大信息网(www.rd.gz.cn)浏览或下载。
众多许可涉及市民切身利益
据了解,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市人大先后对广州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中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决定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共达71项,其中包括一些与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性许可事项。
如,取消市政府对《屠宰许可证》的核发,意味着屠宰许可都将归口到工商登记;取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申办中介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本市城镇居民的条件限制,意味着外地人一样可以在广州申办中介服务机构;取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或者市政工程需延长作业时间、在夜间连续施工的批准,意味着夜间施工无须环保部门批准,等等。
先听百姓意见再听政府说法
前天,市人大法制工委主任李力表示,在执法检查前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意味着人大常委会在履行人大监督职责和吸纳意见的方式上出现了变革。以前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一般都是先听被检查部门的工作汇报,然后再去指定的企业、工厂等地方逛逛、看看、视察一下,但这些都是被“事先安排好”的,并不能反映事情的全貌,也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和百姓的意愿,于是监督效果普遍不佳,执法检查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李力表示,此次开展行政许可取消事项的执法检查,则采取了先听百姓“意见”,再听政府“说法”的新做法。人大常委会充分研究、吸纳了百姓意见,再去开展执法检查,就能对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从而也就保证了执法检查的有效性,同时也激发了公众的参政议政热情和主体地位意识。这在广州人大历史上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