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5年11月11日07:52 来源: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
|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名贵的黄花鱼被从肚子上注水后冷冻 记者 李小岗 摄
用医用注射针往黄花鱼肚子里注水
举报者怀疑
鱼贩往鲜鱼体内打“保鲜针”
半个月前,读者陈先生向本报热线举报:在海口秀英港浮路上,一些从事海鲜产品收购批发的场所,鱼贩子们偷偷用医用针管向收购来的鲜鱼注射不明液体,然后再将这些鱼批发出去。这位读者对此十分担忧,他对记者说:“请记者赶紧调查一下吧,看这些人往鲜鱼体内注射的是什么?”
举报读者姓陈,他家就住在秀英港浮路上。据陈先生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他去港浮路原海南商业冷冻厂内办事时,发现一家海鲜收购批发点里,有一些工人在用医用针管向收购来的新鲜海鱼内注射不明液体。然后,收购点的老板(鱼贩子)再叫工人把打了针的鱼冰冻打包运出去销售。
陈先生对记者说:“我怀疑这些针水是用于海鲜产品保鲜的,因为海南天气这么热,收购的海鲜产品很容易变烂发臭。而一般的冰块保鲜效果不太好,时间也不会太长。但是,如果真的在鲜鱼体内注射保鲜用的针水的话,我担心这些保鲜针会对人体有害。”
据陈先生介绍,在原海南商业冷冻厂内和附近,有好几家从事海鲜收购批发的点,这些点都没有厂名或牌号。他们做事非常神秘,在加工这些海鲜产品时常常关门闭户害怕别人看到。陈先生去问他们打的是什么针水时,这些人不仅不回答,还把陈先生往外推。
记者暗访
每条鱼挨三针,注入的不知是啥?
10月27日,根据陈先生的举报,记者来到秀英港浮路原海南商业冷冻厂内及附近几家从事海鲜产品收购批发的地方暗访。当天下午4点多钟,记者在这里停车场旁的一家海鲜收购加工点看到了陈先生反映的那一幕。
这是一间像车库一样的大房子,平时大门紧闭,旁边留有一扇小门供人出入。当天下午4点,这间大房子的大门打开了,紧接着,由三辆小货车拖进几十箱新鲜海鱼倒在大房子旁的加工场地里。这些新鲜海鱼用泡沫箱装着,10多名脚穿套鞋、带着橡胶手套的妇女开始对这些新鲜海鱼进行清理分类,分装进装有冰块的泡沫箱里,然后搬上一辆中型货车。
记者装着路过的居民好奇地上前观看,发现其中有3名妇女手中拿着针管,往一种身体有金黄色条纹的鱼体内注射不明液体。她们注射液体的部位分别在鱼的尾部、胸部和头部等地方,每针注射的量不是很大,但如果按每条鱼平均注射3针的话,注射的液体量就不小了。
由于这些液体是注射在鱼的各个不同的部位,因此,鱼的体型没有很大的变化。
记者向一位妇女问这些被用针管注射液体的是什么鱼,这位妇女随口就说来:是黄花鱼。记者问注射的是什么液体,那位妇女笑而不答。此时,屋内一名男子冲了出来对那名妇女说:不要乱说!他马上叫这些妇女把鱼搬到屋内加工,同时不让记者在周围观看。
记者调查
海鲜收购点普遍给黄花鱼打针
第二天(10月28日),记者在附近还了解了10多家海鲜加工点的情况,亲眼看到有4家海鲜收购点存在给黄花鱼打针的情况,其他的几家海鲜收购点,因关门闭户在里面操作而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据附近的居民介绍,这些海鲜收购加工点普遍存在着给鱼打针的情况。
当天下午4点多钟,记者在原海南商业冷冻厂门前一家海鲜收购加工点看到,有10多个渔民把七八筐黄花鱼送到这里。收购点老板用一台新的电子秤称每条黄花鱼的重量,并按1斤以下、1至2斤、或2斤以上进行分类包装、分类计算收购价格。
据这个收购点的老板介绍,黄花鱼是一种名贵鱼,1斤以下的要好每斤几十元,1斤以上的每斤达三四百元,更大更好的黄花鱼每斤要500多元。
这位老板不肯多介绍情况,他在收购了这些渔民送来的鱼后对记者说:“你出去吧,我们要关门加工这些鱼了。这些鱼很贵,我们怕偷。”
他们关门在里面加工一个多小时后才开门。然后,一辆中型货车开到这里,把加了冰块另行打包的海鱼装上汽车,向海口市内运去。
记者随后从该海鲜加工点倾倒的垃圾里看到,里面有10多支用以注射用的针管。
为了拍照取证,记者连续10多天守在秀英港浮路上,寻找机会拍下给鱼打针的镜头。可能是记者多次出现在那里,引起了鱼贩子们的注意。此后,这些海鲜收购加工点再没有像先前那样,把鱼拿到室外来打针了。他们往往让工人们在室里进行,加工场地的门外还有人站岗放哨,不让陌生人进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