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名城遵义,有一个和遵义会议会址几乎齐名的红军长征纪念胜地———这就是被遵义人称为“红军山”的红军烈士陵园。
清晨6时半,记者沿着300多级台阶满头大汗地爬上了红军山,在红军烈士陵园周围,已经聚集了许多晨练的人群。 站在陵园高处,向南望去,前临湘江河;后靠葱茏翠绿的凤凰山,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老鸭山遥遥相望。
许多正在锻炼的老人得知记者正在踏访红军山,十分热情,纷纷告之红军山的变迁,与我们掌握的史料一一佐证:新中国成立后,遵义人民不忘长征途中在这里牺牲的红军将士,在当年战场遗址找到了77位红军烈士坟墓,1953年,市政府确定在小龙山上修建红军烈士公墓,将烈士遗骸陆续集中迁至山上,同时把早已远近闻名的“红军坟”,从桑木桠也移到小龙山。从此,遵义人民习惯把小龙山称为“红军山”。经过40年来的维修整理,现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红军烈士陵园。
园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遵义市民清晨锻炼和休闲的好场所。满头银发的遵义市印刷厂退休职工江自荣每天清晨与中老年朋友们相聚在这里打太极拳,他说,今天开心的好日子,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遵义市口腔医院的周国华是武警退伍军人,他喊着节拍,义务带领大家跳健身操,一年来,无论刮风下雨,周国华始终没有间断,他说,大家信得过我,推选我来带操,和红军先烈相比,这点小事根本算不上什么。
纪念碑外围的大圆环上镶嵌着28颗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全国政权。小学6年级的王华在爷爷的带领下经常到这里练体操,记者问她是否知道这28颗星星的含义,小女孩骄傲地点点头:“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到这里扫墓,老师告诉我们,28颗星星凝聚着千千万万烈士的忠魂,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他们虽死犹荣,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烈士陵园的一位管理人员说,在建党80周年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有时一天就有三至四万人来这里凭吊革命先烈,但秩序井然,大都自觉爱护山上的一草一木。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年来,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到红军山凭吊先烈的群众有增无减,一年比一年多,甚至还有许多外地人。大年初一、清明等中国传统节日,人们扶老携幼到红军烈士陵园,把鲜花、红烛敬献在红军烈士坟前,虔诚祭奠。记者看到,红军卫生员的铜像上挂满了红领巾和红布带,而她那双穿着布鞋的双脚,已被老百姓摸得锃亮。管理员说,原先的铜靴被摸穿后已经补了两次,很快又要补第三次了。
参加晨练的一位机关老干部满怀深情地说,祭扫红军烈士体现了遵义老区人民对党最深厚朴素的感情,遵义的干部只有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愧于长眠这片热土下的先烈,无愧于遵义人民。
作者:王兵 杨磊 刘超凡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