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个事情在2005年被湖北省政府通报批评过,这一度让一些拿着政府白条的百姓们充满了希望,但是后来好象也没有拿到这个钱,所以百姓才给《焦点访谈》打了电话,是这样的吗?
赵永勤:是这样的。我手里面有一份湖北省政府2005年的一个文件,就是关于清理政府拖欠工程款的文件,按照要求,湖北省制定了自己的清欠工作的了进度,他规定2005年以前有一个清欠的进度要加快,湖北省在当地的报纸对浠水县进行过通报批评,当地县政府也承诺要按照省里要求进行清欠,结果到了年底,民工们就没有办法就把材料寄到我们这边来,当时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
主持人:您采访的过程中当地的整个经济情况怎么样?
赵永勤:当时我们进了浠水县感觉当地还是不错的,我这儿有一份湖北浠水县的简介,浠水县是位于湖北的东部,靠近大别山,面临着长江,面积是2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是过百万。进了县城就可以看到,实际上在县级来说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商业各方面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的,当地群众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差,而且到了农村我们走了三四个乡镇,当地群众有些地方是可以的。因为这个地方农业大县,农业大县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的话,生活基本上还是比较稳定的。
余伟利:但是地方财政非常困难,因为是农业县,没有很多的工业,财政收入就会相对要差。这个地方以前算是鱼米之乡,著名的诗人闻一多就是这里的人,还有出了一些名人。
江堤修护保护了整个浠水的安全,但是遗留下一些账目问题,县政府已经换了几届了,出现了一些长期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我们报道的重点主要是像这样成规模的欠条在民间流行的现象,我们实际上是想报道这么一个事,提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因为毕竟这样一个县上出现了政府的信用问题,对于政府在百姓当中的形象还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是想提醒有关部门重视这个事情,能够拿出一些解决方案。
谢子猛:实际上工程款的清欠问题在咱们很多地方也都普遍存在,但是这次我们做的事件是一个极端的案例。第一,之所以能进当铺,还能够流通,说明老百姓对于政府还是有信心的,如果不存在信心的话那这张白条肯定不会流通,但是打了折扣,就这一张条子打了三折、四折,实际上农民的付出也打了折扣,而当地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实际上也是在打折扣。
因为这个事到现在已经十年,再往后如果真的一分钱不值肯定就到了很危险的边缘了。虽然这是一个地方很个别的现象,但是也是想呼吁政府能够重视这些。尤其是在这边有欠条,那边还五辆别克的时候,确实说不过去。
主持人:刚才有位网友说,当地的老百姓典当的不仅仅是一个欠条,可能是以三折、四折的价格典当了政府的信用。
赵永勤:我们当时之所以做一这个选题就是因为感到很奇怪,就是把政府的信誉、政府的形象打折了。因为政府的欠条应该说是最高信誉的,结果拿了欠条不能兑现,最后只好送到当铺里面去。
谢子猛:不光是政府的欠条,整个比如说在商业领域,现在买这些欠条的人很多是用来抵三角债,比如我做了一个生意我欠你一百万工程款,我没想给你,但是我可以在里面兑一部分欠条,因为政府的欠条是有可能兑现的,我把这个欠条兑了作为抵债,所以下家还是能够接受他这种做法。但是无论是从政府的信誉,还是到下面商业运作上的行为,我觉得整个的诚信体系现在有点儿混乱了,都是打了折扣的。
主持人:现在有个网友问,经过《焦点访谈》曝光的一些问题可能解决起来就比别的问题要快,2月18日之后到现在已经过了有几天时间了,几位有没有听到当地的政府对这一事件有没有一些举措,或者说欠条的价格(比如说三折)有没有往上升?
余伟利:据我了解当地的政府是非常重视,而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可能很快我们《焦点访谈》就会在节目里面进行反馈。至于刚才这位网友提到的欠条有没有行情看涨这个情况,这个问题我们很难做这个判断,我们希望欠条这样一个凭证,能够体现它最早的价值,而不应该在民间再做这种流传。
这种流传肯定是有损害的。比如说我们在节目里面报道了把欠条送到当铺里面的一家人,当他看到县政府一方面没有兑现自己的欠条,但是另外一方面却在不断的更换新车的时候,从他的眼光里看肯定他的心里是另外一种感觉,所以他会欢呼说湖北省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要求县政府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的问题。
我们报道的只是一个地方一个很特别的事例,刚才有位网友提到说,是不是政府的信用在打折扣,我倒是不太赞成这样一个以偏概全的说法。可能有这样一些问题能反映出来,但是不能说整个政府的信誉都在打折扣,而是我们从中看到了,比如说湖北省已经开始在节目里面已经采取了措施,而且在我们节目报道之后陆续会有反馈,我们也会在节目里面向广大观众做一个反馈。所以还是应该充满信心的。
主持人:现在有个网友问,在采访开始的时候你们是带着什么样的想法去的?
赵永勤:我们本来就是想去看一看,到底为什么欠条兑现不了,因为当时我们报的选题2005年应该是湖北省政府多次督促清欠,为什么还有欠条,当时是带着这个问题去的。
主持人:在采访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因为我了解揭黑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般都会遇到一些阻力,你们在采访的时候遇到没遇到一些困难?
赵永勤:任何一个采访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但是阻力也不是那么大,因为到了浠水县跟当地的政府部门接触了当地县委宣传部的两位部长,他们当时也表示全力支持,因为这是正常的采访,肯定要全力支持的。在采访的过程中肯定还是有一些困难在里面的,比如说我们当时去采访浠水县南溪镇,因为刚开始嘛,想弄清楚到底问题出在哪的过程中想看一些东西就遇到一些问题,当地镇委书记就说管事的人不在,去了两天都没有见到,这种情况还是有的。
谢子猛: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赵永勤:对习以为常了。
余伟利:我们《焦点访谈》的记者都觉得这不算什么,所以你要问有没有遇到挫折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了。
赵永勤:这是记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吧。
余伟利:这种问题在我们记者采访过程中都遇到很多,所以接受采访拖延时间或者设置障碍,这些都习以为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