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现在浠水县的百姓对这件事情是持什么样的态度?这个事情在那里是不是已经很公开了?
赵永勤:这个基本上在他们持有欠条的人的手里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有些人的欠条可以卖,万一拿在手里不能兑现了要救济急等钱用的时候就拿到当铺去卖,对当地老百姓来说他们就习以为常的,因为是长时间的将近十年的欠条不能兑现,没有办法怎么办只有去当铺,有人买多少还能换一点钱回来。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还遇到有生病的,手里拿着十几万的欠条,生病急等钱用怎么办,只有把欠条拿去当。当地老百姓对有人买欠条这种情况是大家都知道的,节目播出之后在当地引起的很大的反响,比如说一些在外地的浠水籍的人他们就在网上发表言论或者打电话过来,在我们节目反馈上也在说这个事,说我们是浠水当地的人,看到这个节目之后也感到很痛心。
余伟利:这样一个十年积累下来的问题肯定不可能靠一期节目就能解决,我们真实的想法就是希望把这样一个问题发现出来以后提出来,能够想一些什么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说靠一期节目播出完了以后一下子就解决了,这基本上是天方夜谭,我们不可能有包打天下的想法,这是不可能的,只是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些办法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谢子猛:当地政府如果他有足够力量的话他肯定也会解决的,谁也不愿意把这么大的一个社会问题、这么一个包袱背在身上。
赵永勤:浠水县政府确实财政困难,人口多,一百万的人口,光教师就七八千,解决教师的工资就是一个很大的包袱,也相信他肯定确实存在问题,但是也不能说他们尽到全力了。
谢子猛:换车的事也是他的一个选择,实际我们也了解了在这次换车之前也是坚持了很长时间没有换车了,但是越是这种时候越能看出你是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的、为什么服务的,但是之所以做这个节目就是希望提个醒,应该还是把老百姓的生活放在第一位。
主持人:有个网友的留言不是非常常规的,我来念一下:我是在外地工作的一个浠水人,很高兴每年都能从《焦点访谈》看到一条来自家乡的新闻,听到被访者的声音倍感声音,虽然几年来没有出现过一条正面的消息,毕竟家乡的知名度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一个县一年能上一次《焦点访谈》真不简单,全国两千多个县不是每个都能上的,谢谢家乡的父母官,希望以后每年都能上。
这位网友说可能说家乡变得越来越好,不希望再有负面的,如果有正面的话我相信《焦点访谈》也会很关注。
余伟利:我们对农村的关注其实是持之以恒的,包括刚才说的农村的税改,还有三农问题,今年叫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也会通过多种角度,无论是舆论监督的角度还是刚才这位网友说的正面的角度,我们都会关注。角度不一样,可能这位网友说以往每年都有还没有这么肯定,不知道是不是访谈哪年都做过一期浠水的节目,没有做过这个统计,但如果要是有的话可能也是一个巧合。
主持人:不说浠水,包括其他的地方,比如说河南、浙江的一个地方,你们这一期报过之后会不会有一个跟踪?
谢子猛:基本上每期完了以后我们记者都会了解解决的情况,而且有很多地方政府在节目播出以后也非常配合,他们会主动把查处的一些情况通过传真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跟我们做一个沟通。《焦点访谈》也经常会把一些之前播出节目的反馈,在我们其他节目开始的时候主持人点拨一下。
余伟利:其实我们是这样评价这种反馈的,叫持续的反馈与关注,应该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态度。这种持续的反馈和关注体现在哪儿呢?我们一方面报了一些问题之后,要把当地有关部门的反响、反映通过节目要传达给达到,另外要一直关注我们关注过的选题。比如我们曾经做过大连鱼塘变成高尔夫,因为当地把鱼塘给占用了,然后建了高尔夫球场。第一年报了之后也有一些反响,我们也做了一些反馈,记者始终关注这个事情,也跟当地反映情况的老百姓一直保持着联系,到第二年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好像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后来记者又去做了追踪的报道。
还有在《焦点访谈》去年的4月1日我们播出了一期节目,是关于一个地方的化肥市场特别混乱的这样一个报道,这个选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持续的关注,是头几年我们记者报了当地化肥市场混乱,隔了一年以后又到春耕时节的时候我们记者就问当地有过联系的人就问现在的状况怎么样,当地的老百姓又反映说这个情况还是比以往有了一些更新的发展,我们第二年又接着去做了选题。
更常规的反馈是通过主持人来把当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在报道之后的反响口播出来。昨天我们就报了一期,报的是《谁在强收保护费》的反馈。像湖北浠水县的这个也会有反馈,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报道。再往前面是《大街上的喧嚣赌局》,这样的节目也有反馈,只是我们安排的窗口上可能稍微靠后一点。
这是来自政府部门的反馈信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观众的反映,就是除了有关部门的反映还有大量观众的反映,是通过我们央视资讯网反馈过来,还有其他媒体的反映,像我们刚才说的浠水县的报道很多媒体都做了转载还有一些评论,《广州日报》、《南京晨报》等等都有这样的反映和评论。
反馈的途径有很多种,因为这也是传播的一个环节,有传播有反馈,这样才完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谢子猛:做媒体首先来讲我们理解,媒体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反映现象,也可以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没有解决问题的职能,我们还是摆得正媒体的位置。但是我们觉得反馈也是我们的职责,如果老百姓觉得《焦点访谈》做了节目问题解决的会快或者力度会大一些,也有老百姓和当地政府的支持,我们也非常感谢。
主持人:有网友问,你们做一期节目大概要做多长时间?
余伟利:这个不一定,有一天做出来的,也有一个多月做出来的。
主持人:说有没有一些报道因为牵涉的面比较广被毙掉的情况?
余伟利:一般还是根据节目质量,节目质量适合播出肯定就播出,不适合播出就不会播出,因为任何媒体都会有这样的,比如上稿率达到多少了,并不是记者采访的都能报道,有一个是不是适合播出的标准。
我们还有一个渠道就是,中央电视台为有关领导送报内参的渠道,我们会有一个专门的途径,向国办和有关的部门呈送内参,会有一些不适合公开播出的我们可能会通过内参的渠道。
我们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而这个问题可能是很新的问题,是一个新的苗头,也会做成内参呈现给有关领导,为有关领导会提供一些制定政策的依据和参考。
主持人:包括湖北浠水县这个事情还有湖南工商局下的红头文件这个新闻,经过我们转载之后有很多网友在留言的时候可能有一些评论不是针对这个新闻事件,而是说他要反映问题,那《焦点访谈》在搜集新闻线索方面有哪些经验或者都有哪些途径?
余伟利:这个途径我们可以在这里向大家广为告之,希望网友有线索提供给《焦点访谈》我们一定会非常认真地、负责地处理每一条线索。我们的热线电话是68579889转196,会有人工专门的接听,人工接听以后我们内部有一个资讯网,所有《焦点访谈》的记者和编导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看到观众提供的这个线索,会做一个判断,如果这个线索适合我们的播出或者适合我们的报道,就会进入我们的报题程序,
还有一个是通过网上,我们有一个信箱,ab30@cctv.com,也欢迎网友通过信箱给我们提供线索。网友如果通过电子邮件给我们提供线索的话,最好能在电子邮件里面留下可以联系的电话号码,这样可以核实。
还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给我们提供线索,我们的邮编是100859,北京市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收。
我们会认真处理这些线索,并且希望能够在广大观众的帮助和支持下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并且通过记者的努力把更多好的新闻呈现给大家。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聊天到此结束,非常感谢三位老师做客搜狐网,也感谢网友的参与,希望大家继续关注《焦点访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