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探秘昨“下水”
发现石块有划痕
抚仙湖水底古城形成于什么时候?居民又是谁?
昨日上午10时08分,抚仙湖第二次水下探秘活动在抚仙湖东北岸的东风度假村拉开帷幕。
据悉,目前专家对水下古城的年代意见不一,有的认为是汉朝时期史实记载的俞元古城,又有的专家认为是西汉年间失踪的古滇国城池,专家们希望通过一周的时间,分清水下古城的出处和年代。
第一目击照相机摄象机
潜水员们全带了
昨日10时左右,在距离岸边大约30米左右的活动用船上,聚集着来自各地的新闻媒体,他们的镜头纷纷对准了那些“笨重”的潜水员,在等待了几分钟以后,潜水员们相继下水试水,但他们只是用照相机拍下水下景物。
当水下古城的发现者耿卫更换好潜水装备,出现在船边时,记者们纷纷进行拍照。在与中央电视台有关工作人员交流以后,耿卫与其他潜水员把密封隔离好的摄像机带到水下,开始了水下录像的旅程。在水面上无法获取“新闻”的记者们只能转战到船内的现场指挥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与云南大学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亲自坐镇,在水面上指挥着水下潜水录像员的一举一动。据了解,由于此次活动并不打算从水底将古城内的相关建筑物品打捞上岸,所以由专家遥控潜水员对水下古城进行研究,图像通过摄像机及时传到船上的指挥室的电视上,专家仔细观看后再做具体安排。
第一发现水底有条石块
有“1Y”划痕
10时37分,央视的摄像机正式下水,通过摄像机上传的画面看,潜水员很快就到达了水底,由于水底生物附着物青苔和水草较多,很难看出水下古城的样貌。
10时57分,由于初期信号传输较不稳定,已经潜入水底的耿卫竟然坐在一条状似人工的长条石块上等候指令。
两分钟后,通过专家的指令,耿卫开始对水下古城进行再次“探索”,他对一块长方形的石块产生了兴趣。为了让专家看得更清楚,耿卫一边用手清理着石块上的附着物,一边避免附着物遮挡镜头,尽量保持着水下能见度。
11时03分,逐渐清理出来的石块显现出3条笔直的划痕,这石块其实是一块大石板,大概有1.2×0.4米,约10厘米厚,石板更像是从某一大整块石块中掉出来的部分。专家对耿卫清理的石块做出肯定,那是一块人工雕琢过的石块,石块上的划痕并非水流冲刷而成。此时,记者就石块的发现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石块会不会是古时采石厂散落下的,此问题一出,就被李昆声教授一口否决,石块是堆放的很有规则,采石厂之说是不可能的。
11时05分,石块上“1Y”形状的划痕成为昨日的第一个“收入”,也为第一次录像画上了句号。
第一解释石块堆砌规则 人工痕迹明显
昨日的水下视频引起了众人的关注,针对那块人工划痕明显的石块,李昆声作了解释,他说画面上显示石头的堆砌很有规则,按目前发现的大量证据来看,很明显应是水下人工建筑物,而且是大规模的、宏伟的水下建筑。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这个水下建筑一种可能是俞元古城,一种可能是滇国的都城或是一个行宫。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俞元城,池在南。当时抚仙湖就处在俞元城南,这里是地震多发带,可能在地震后古城陷落下水。专家多倾向于此观点。现在澄江金莲山发现了大量的墓葬群和青铜器,早年在李家山周边发现了滇国古墓。而在目前尚未发现滇国都城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滇国都城。而对于此次探秘最期望发现什么?李昆声说:“水下发现如此规模巨大的建筑群,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奇迹,我们这次能够把水下某个建筑或建筑群立体地描绘出来就是最大的成果。”本报记者
李桀 张瑜
■ 专家回忆
水下古城居民
是少数民族?
于希贤是至今唯一下潜至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学者、北大教授、环境考古专家,2001年3月,于希贤潜入抚仙湖底,对水中古滇遗址进行观察与勘测。有一个谜团,在于希贤教授心中至今未解: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居民到底是谁?日前他表示,期待此次探秘能给出这方面的线索。
“下水8米深,就已经伸手不见五指了。在潜艇昏暗灯光的照明下,我的眼前一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石板,大大小小,长着水藻。如此大量的有明显人工加工痕迹的石板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石板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四周能看出被打磨过,作为建筑材料用。有些地方的石板非常整齐地排列着,可以看出街道的样子。在一边,我们还看到了城墙。”于希贤回忆道,“面积在2.2到2.7平方公里间,可以暂定为‘城’,还有不同的功能区分。”
于希贤介绍,各类建筑均为石质,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在古城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砖瓦的痕迹,都是石板。而汉族通常有用砖瓦做建筑材料的特点。从这一点来看,这应该是属于少数民族的城市。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多体现古滇文明的墓葬遗址和许多精美的青铜器,但是一直没有发现与古滇文明相关的遗址古迹。我不知道当时人们到底住在哪里?陆地上是否还留有古滇文化的遗址?抚仙湖下的古城当时是谁在居住?它是否就是古滇时期的一个城?”(新闻晨报)
找到古墓或货币
抚仙湖可申世遗
“相信通过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潜水队的不懈努力,探秘会有更大的发现。那时,这个遗址申请世界遗产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昨日表示。
据悉,此次探秘活动主要以全国招募的10名潜水员及耿卫组织的12名潜水员为主,为了安全,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玉溪中心支公司为他们提供了800万人身意外保险。
刘庆柱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次下水探秘与5年前相比,是有了很大进步了,首先范围更大,通过潜水队员利用多种仪器的勘测,确定有2.4平方公里的面积。这说明水下这座城市在当年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并且昨日下水探秘最大的发现,就是石板上1米多长的人工划痕,通过它可以进一步推断出水下就是一个人工建筑城。这就解决了五年前对探秘结果有人工与非人工建筑的争论了。此外,3条划痕的排列看来也是有意义的符号。
刘庆柱表示,单凭石块,只能判断石头的地质年代,对此建筑物的年代判断没有帮助。而一些能判断年代的遗物可能已被水带走了,现在只能尽量寻找更深更不容易被水带走的墓地,如果能找到古墓里边的一些遗物,或者货币之类的东西,将是探秘最好的切入点。将使探秘有更大的进展。目前,靠这些排列有序的石块至少能证明,抚仙湖下的这些建筑是人工建成的,建筑物是巨大的,并且也是有意义的。
刘庆柱还说:“相信通过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潜水队的不懈努力,探秘会有更大的发现。那时,这个遗址申请世界遗产是完全有可能的。”
潜水揭秘
潜水装备重60斤
穿上要花20分钟
昨日水下探秘做主力是潜水员,他们身上穿的装备可不简单,包括了潜服、潜鞋、潜刀、面镜、脚蹼和轻潜装备等,整套装备重达30多公斤,而穿上这身装备需要约20分钟的时间。
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潜水队队长于会鹏说,潜水队的12名成员,平均年龄在28岁,所有成员都有3年以上的潜水经验。昨日的潜水,他们所有成员都参加了。潜入湖中以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清污、拍摄、记录湖下看到的情景,本次潜水他们就把两台摄像机和一台照相机带到了水下。
在水下,每个潜水员会根据分配好的任务各尽其责。于会鹏说:“水底下非常精彩,有是一个古建筑群,我在水下主要是负责协助拍摄。把我们看到的有价值的东西拍摄下来,供专家参考、判断。”
他还介绍说,在每次下水之前,他们都要穿上专业的轻潜装备,包括潜服、潜鞋、潜刀、面镜、脚蹼和轻潜装备,他们的呼吸完全就是依靠背上背的这个空气罐。这个罐子可以帮助他们在水里坚持40——60分钟的时间。整套装备重达30多公斤。而穿上这身装备还需要约20分钟的时间,这还是对于一名成熟的潜水员而言。而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潜水队员,最少要经过2个月的时间进行专业训练,才能下水,并且在多次下水后通过不断的磨合,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相对成熟的潜水队员,而这又需要最少1年半的时间。
二次探秘
五大亮点
抚仙湖二次探秘有5大亮点:
一是时间持续长,探秘活动全面。第一次水下探秘活动只持续了三个小时,由水下考古队员在水下进行,确定了抚仙湖水下有大面积的人工建筑,并从出土的物件上确定水下的人工建筑距今已有1700多年。第二次水下探秘,将持续七天,每天由潜水员在水下探秘,专家根据当天的收获进行探讨,并发布当天探秘成果。
二是水下古建筑内容有了新发现。在第一次探秘距今的五年里,耿卫及潜水爱好者在抚仙湖水下发现了一些诸如斗兽场、倒金字塔之类的建筑遗迹,丰富了水下探秘活动的内容。
三是探秘者参与性更为广泛。第一次水下探秘以水下考古队为主,而这次则是以全国各地的潜水员为主。向全国招募的一批潜水员将与专业的潜水员一起到水下探秘,感受抚仙湖的魅力。
四是参与的专家多,涉及的门类、科学全,是一个大规模、综合性的水下探秘活动。地质、考古、生物等专家都来到水下探秘现场。
五是网上现场直播,专家与网民互动。在这次水下探秘活动中,新华网云南频道与玉溪新闻网一起,在网上现场直播整个探秘活动,公布探秘者在水下拍摄的图片、影像资料,每天晚上,专家还与网民在网上互动,以论坛的方式,一起探讨抚仙湖沿岸的文化,论坛和主题内容将涉及水下古建筑群、水下探秘活动、青铜器、古陶、关索戏、科普与媒体责任等多个方面。
来源:《生活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