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9日上午,户县草堂镇镇政府门前锣鼓喧天,在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包围之中,身披盔甲的农家女们在场地中央正敲击着欢快的威风锣鼓,她们精彩的表演每告一段落就赢来阵阵掌声。经过半年的艰辛筹备和训练,由40多名农家女组成的,户县草堂金银花民族鼓舞艺术团这一天正式成立。
红地毯铺就的简单舞台上,台上舞得欢,台下掌声响。望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这是东家的媳妇,那是西家的女子,一个个都可以叫上名字来。可就是在半年前,她们还分不出台上台下。在热闹的人群里,有一个人的神情在喜悦和紧张之间快速地交替着,他就是户县草堂金银花民族鼓舞艺术团的发起人,也是现在的团长宋志荣。喜悦和紧张都是正常的,辛苦了半年终于有了点成绩,咋能不高兴;可这毕竟是第一次正式地面对观众,心里又生怕有个闪失。
谈起组建鼓舞团的经历,宋志荣感触颇多:当地乡镇企业较多,平时家中男性基本都在上班,妇女们在家没事干,就只能打牌聊天,宋志荣看着着急。今年4月23日,宋志荣发起成立鼓舞团,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来报名的竟然有80多人。原来整天没事干的女人们自己也着急,参加鼓舞团既能搞好邻里关系、锻炼身体,又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何乐而不为,大家纷纷响应。经过半年的训练和筛选,最后组成了一支40多人的队伍,其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42岁。现在还有人要报名,宋志荣已经不敢收了,人再多他就顾不过来了。
为了提高训练水平,宋志荣请来了中国打击乐协会副会长、著名艺术家安志顺先生做指导。有了艺术指导,全体团员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为了保证训练,有的团员甚至雇人照看孩子,自己来坚持练习;每天和鼓打交道,有的团员手磨破了也不出声,缠上胶布接着练。宋志荣对鼓舞团所做的努力,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非常感动;而大家为排好节目所付出的艰辛,也让宋志荣几次落泪。鼓舞团在相互感动中团结在一起,在艰辛的训练中一起走过了半年的风风雨雨。
在安志顺先生的精心编排和指导下,短短半年的时间,鼓舞团已经排出《大唐迎宾》、《大唐六骏》、《黄河激浪》、《蛟龙腾飞》、《红色娘子军》等多个节目。
宋志荣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要带动户县,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华商报》记者 王智 文/图
(责任编辑:车东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