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调查显示,在2006年度,“社会保障”首次取代“下岗就业”,成为城市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您一直强调,公务员就是服务员。
可是咱们这个服务员不是饭馆的服务员。我们到饭馆去吃饭,哪个服务员不好,我拍桌子瞪眼,再不行我扭头走了,换一家餐馆。
| |
“政府的事情办得不好,政务服务的水平不高,企业会吓跑。作为政府来说,虽然没有第二家,但我们还是要不断地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朱东海回答。
怎样才算政务水平高?老百姓对什么样的公共服务才算满意?近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了“2006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第一次将评价政府服务水平的权力交到了普通公众手里。在这项共有3780名15~65岁城乡常住居民参与的调查中,受访者只需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打分。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前公共服务指数总体得分为63.16分。“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建设,我国的公共服务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良好的成果,但和全面而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相比,仍处于较低层次。”零点集团公共事务研究总监范文说,“尤其是和一些商业服务指数比起来,差距还很明显。”
研究发现,在2006年度,“社会保障”第一次取代了“下岗就业”,成为城市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该调查机构多年连续性研究发现,“社会保障状况”一直是影响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报告提到,近年来居民的社会保障满意度在低位上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人们的养老忧虑却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着。
“从全国范围看,超过一半的城乡居民(50.2%)没有任何社会福利或社会保障。同时,有24.8%的城乡居民只享受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这4类社会保障中的1种,全国仅有1%的人被纳入到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范文一一公布这项调查的结果。
她分析说,市场经济本身具有“马太效应”,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这种效应,追求公平、和谐。但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不同群体实际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对弱者足够的关爱。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白领、自由职业者,他们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分别为56.8分和58.2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人的工作相对来说更有保障,家庭收入状况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需要保障的弱势群体却感受最差。城市中的下岗无业人员、农村中的农业劳动者、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无业人员,他们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非常低(分别为34.2分,25.8分,28.2分和6.4分)。
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服务在城市—小城镇—农村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城市公共服务在绝大多数指标上领先于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研究人员列出了28项公共服务的具体比较,其中在“文体设施建设”、“社保政策落实程度”、“就业信息交流”和“就业培训状况”等几个方面,农村居民的评价都大大低于城市居民,而只有在“创业环境”这个方面,农村居民的感受要好于城里人。方奕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