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袋里拿出支票本,签上名字和金额,“唰”地一撕,递给收款人———这份影视剧中常见的潇洒,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却迟迟潇洒不起来,究其原因,专业人士认为在于信用体系不完善。
央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上月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河北等地成功试点运行,广东个人或企业签发的支票将可在上述地区流通使用。
| |
香港人入粤 支票用不动
“用支票付款?不好意思,我这里没收过。”当记者在一家士多店向老板询问可否用支票付账时,老板笑着连连摆手,称自己都没用过支票,不懂怎么收。而在另一家办公用品店,店主犹豫半天,告诉记者,如果是大额采购才考虑收支票,“而且我们只能款到后你才能提货”。想用支票付账的记者,在一家家商店连连“碰壁”。
广东省去年3月份开放香港居民使用人民币支票业务,然而,用惯支票的香港人,到了广东就“用不动”了。人行数据显示,至7月中,粤方银行共提出支票100多笔,即平均每天仅发生1笔左右,且主要集中在东莞、中山、广州三个城市。
缺信用体系 支票难流通
个人支票在大额支付与使用安全上,其性能优于直接付现和刷卡。即使丢失支票本,也不会产生什么损失,且不局限于柜员机、POS机等硬件设备,在国外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支付工具。
个人支票在国内远未能广泛使用,据银行人士解释,是因为我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完善。支票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支付工具,因此一个人的诚信水准,决定了他开出的支票的接受度和流通度。此前我国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征信体系,个人诚信较难判定,人们普遍相信款到才能成交,大大降低了支票的流通性。
可喜的是,制约个人支票业务发展的瓶颈正在逐步消除。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去年1月正式运行,个人信用记录将在银行间共享,失信“老赖”不管在哪里都会留下信用污点。而央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上线,也将缩短支票清算时间,提高支票结算效率,打破支票仅在同一城市或毗邻范围内流通的限制。
说闻解字
开立个人支票
带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及个人印章,到银行设有理财点的网点柜台,就可申请开立个人支票账户。需付款购买支票本并支付手续费,使用无需费用。有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收款方可凭支票到出票银行提取现金或转账。每张支票最小额100元,同城使用支票不能超过个人账户上的资金总额,异地支票最高额度为50万元。目前广东省内已有工行、中行、中信、招行等提供个人支票业务,但开立门槛有所差异。(记者刘薇、实习生王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