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方案不宜全国统一,应该是因地制宜,允许试点、允许多样性。”据《北京商报》报道,在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的医疗卫生发展前景分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李玲如是表示。
专家一提“因地制宜”,公众就有些慌乱,弱者的受迫害意识开始发挥作用:这是不是又要搞不平等对待呀?
因地制宜被民众理解为:有条件的上,没条件的不上,而老百姓期待的是:有条件的上,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谁也不想被医疗改革的幸福快车落下,谁也不想别人坐在座位上而自己站在过道里。
太多的先例证明,“因地制宜”即意味着不平等。老医改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地制宜”。公务员全有免费医疗保障,普通百姓没有;城市居民部分拥有缴费医疗保障,农村居民大部分没有———这不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吗?
站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权”的角度,“全国统一”实际是医改方案的一个本质要求。政府作为公共品提供给公众的卫生保健,应该是平等的,是非排除性的,所以不仅要人人享有,还应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