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发展现代农业,既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又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宣汉农村的“三课堂”和安县的养殖协会正是当地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做出的有益尝试。
12月23日,在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城南村张家坝蔬菜基地里,农民张朝前乐得合不拢嘴。
| |
宣汉县通过开设田间流动课堂给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知识,通过开设观摩课让农民学习致富经验,通过开设市场引导课,让农民掌握市场行情,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流动课堂——
科技送田头
“县土肥站开出了土地营养‘配方’,加上科学管理,种植的蔬菜要比其他地里的长得好哟!”在宣汉县南坝镇龙文村天车坝农业科技园,农民望着长势良好的蔬菜乐得合不拢嘴。
宣汉县非常注重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县农业局、科协、科技局等单位派出强大的技术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田间流动课堂”。
宣汉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杜国友介绍说,今年旱灾后,为了让农民做到大灾之后不减产,重灾之后不减收,县上和各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冒着酷暑、头顶烈日深入田间指导农民抢种晚秋蔬菜和稻草覆盖秋洋芋,从整办田块到开沟留行,从埋种盖草到追施肥料,技术员们都耐心地向农民讲解,不少农民在自己田里听了技术培训后还不过瘾,追着流动课堂听技术培训。
双河镇马淄村农民蒲仕荣说:“有了流动课堂的技术指导,今年我们种的稻草覆盖秋洋芋亩收入个八九百元没有问题,比种啥子都划得来哟!”
观摩课堂——
传授致富经
“柚树定干干高宜40—60厘米,共培养5—6个主枝。修剪原则做到外空内不空,使之树冠形状丰满,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在宣汉县三河乡峰岩村,附近的村民都来到彭友才的柚子园参观。彭友才也从柚子树的栽种、施肥、修枝等方面把自己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一一向乡亲们讲解。
彭友才是这个村里发展柚子树最早的农户,现在2000株官溪蜜柚都已经挂果,年收入达3万多元。于是乡里和村里决定在彭友才的柚子园里开设观摩课堂,让周围愿意种植柚子树的农民来学习柚子种植和管理经验。到后来,周围的农民不用组织就自觉来到柚子园里向彭友才学习致富经。
通过开设观摩课堂,三河乡现已发展柚子达2000多亩,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9社的彭光才家里也种植了600株,年收入近2万元,他说:“通过观摩课堂,让我们少走了弯路,直接走上致富路。”
市场课堂——
增收有保障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许多农民都把目光盯在瓜果、蔬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基地建设上。但由于一些农民对农产品市场缺乏经营理念,尽管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不错,但产品投放市场后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找市场就是找效益。宣汉县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既保证企业的原料,又保证农产品的销售。宣汉县金字塔油脂公司帮助农民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发展订单农业生产,与农户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天生、南坝、胡家等乡镇建立油菜生产基地10万亩,订单农户20000户,帮助农民户均增收200元。在峰城、柳池等25个乡镇,有62000户农民与云蒙米业签订了优质稻10万亩订单,稻谷成熟时,公司对订单户的优质稻,按市场价上调25%收购,订单农户种植一亩稻田比非订单户要多收入120元。
同时,宣汉县还培育经纪人队伍,逐步改变农产品销售单打独斗的状况。全县万余农民洗脚离田,架起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和市场大课堂的培训,全县共催生黄牛、西瓜、梨等各类经纪人队伍12万人,形成了“协会+农户+市场”的模式,对农产品实行打捆销售,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