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新 本报记者 杨兴文
农作物重迎茬(连年种植为重茬、隔年种植为迎茬)种植,必然使作物减产,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是轮作。但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黑龙江省的几百万亩大豆无法实现轮作,因此,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便是黑龙江省农业战线多年的奋斗目标。
大豆———黑龙江省播种面积增长最快的作物品种
我国的大豆年产约1700万吨,黑龙江省的年产量约700多万吨,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高蛋白、非转基因,寒地黑土、绿色生态,使黑龙江省大豆名扬中外。有数据记载,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由1980年的163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421.5万公顷,增加了159%。产量由220.5万吨增加到748万吨,增加331%。播种面积、产量及增长速度均居全国之首。
大豆播种面积不断扩大,黑龙江省大豆重迎茬面积占大豆播种面积70%以上,减产15%-25%。有些地区甚至达到60%-90%。与正茬相比,大豆因连作障碍引起的减产幅度可高达10%-40%。哈尔滨市大豆种植面积51.72万公顷,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15.21%,主要分布在依兰、巴彦、宾县和木兰等县。重迎茬面积占播种面积50%以上,严重影响哈尔滨市大豆产量。
大豆重迎茬,造成土壤条件不良、病虫害积累和增加,直接危害大豆根系吸收营养、减产降质。
由于大豆主产区位于黑龙江省积温最低的北部地区,可以轮作的作物仅限小麦、马铃薯等作物,且经济效益远低于大豆,所以解决大豆重迎茬减产问题,既是市场经济的需求,也是各级农业科技部门的“行政任务”。
培育新品种———“抗线”大豆成为主栽品种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重迎茬最典型病害,因得病大豆秧苗发黄发红而被农民俗称为“火龙秧子”,一般发病可减产20%-40%,严重的颗粒无收。而且,土壤一经胞囊线虫污染就很难根除,被公认为大豆生产、大豆生产基地毁灭性病害。目前,这一病害已殃及全省大豆产区,解决大豆生产问题,首先要培育“抗胞囊线虫病”大豆新品种。
上世纪90年代,省农科院李云辉等科技人员开始培育“抗线”大豆品种。首先,专家们对“胞囊线虫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胞囊线虫从大豆新根部位侵入,然后寄生在大豆根部,大豆根系受到损伤,易受到其他病害侵染,腐烂坏死,影响根瘤结成。大豆根瘤生育不良,势必影响根系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减产。
根深蒂固、根深叶茂,“抗线”大豆新品种,要从“根”上做文章,让大豆根系足以抵御胞囊线虫的侵入,从而达到“不增加成本、不提高劳动强度、不污染环境”的“三不”目的。
1993年,李云辉等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高“抗线”大豆新品种(抗线1-4号),随即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抗线”新品种,在重迎茬的情况下,产量稳定在150-200公斤之间,并有300公斤的增产潜力。
目前,由省农科院培育的新一代“抗线”大豆品种(丰豆1-2号),已覆盖全省大豆产区,成为重迎茬的主栽品种。
生产技术项目———哈尔滨市政府再招标
2006年,哈尔滨市科技局采取招标形式,启动了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从改善土壤耕作环境着手,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省农科院、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中标。通过一年在哈尔滨市大豆面积最大的依兰县、巴彦县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重大进展。
项目通过采取旋耕深松整地、顶浆打垄等耕作措施;在氮磷钾配合施用并增加微量元素硼肥,花期喷施叶面肥,追施氮肥等合理施肥措施;施用木霉菌剂、芽孢杆菌种衣剂等药剂防治措施;应用垦丰16、黑农48、黑农43等抗病品种等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在依兰县平原地、低湿地和丘陵地的三个示范点,重茬大豆亩产分别达到190.6公斤/亩、160.3公斤/亩、156.1公斤/亩,比对照区分别增产9.16%、8.16%和8.47%。在巴彦县不同类型的重茬地块分别增产8%以上。
据省农科院周宝库研究员介绍,该项目完成后,可使大豆重迎茬地块平均增产8%,亩增产大豆12公斤。该项技术推广到全市,可使50多万公顷大豆增产9310万公斤,增加效益两亿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