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内陆省份,要加快发展,离不开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就是扩大开放的重头戏。
通过招商引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 |
招商引资不能等靠要,除了改善资源利用等硬环境和法制保障等软环境,“筑巢引凤”吸引外资,让商家能够“安居乐业”外,还需树立“出门寻凤”的招商引资意识,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寻找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广阔空间。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以友招商、以商招商、办节招商、媒体招商、网络招商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多形式、多渠道,引进适宜本地发展的外商外资,通过招商引资带来新装备、新技术、高尖人才和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等,开发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矿业资源、水能资源等,兴办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但是在招商引资上又不能饥不择食,盲目引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片面追求领导政绩而影响群众利益,引进污染环境的“垃圾项目”。如果所引进项目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资源浪费大,甚至毁坏文化遗产、影响群众利益、污染人居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将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那种以牺牲环境、资源和群众利益为代价的发展,即使创造出昙花一现的繁荣,也只是虚假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终有一天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
招商引资不能以数量论英雄、论政绩,患上“引资焦虑症”和“项目饥渴病”。要注意招商引资的质量,引进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强、投资规模大、土地资源利用少、经济效益明显、社会信誉好、污染程度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真正为当地群众带来福音。坚决杜绝能耗高、占地多、污染大的项目,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严防“豆腐渣”工程和“半拉子工程”。
只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既加大招商力度,又认真“选商”,在招商中“选商”,在“拿来”中“挑选”,从源头上严把项目准入关,才符合科学发展观,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只有既解决温饱问题又不损害环境,既建设小康又保护健康,才有利于构建和谐贵州。
本次征文自2006年9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共收到作者赐稿100多篇,本报发表了31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加快贵州经济发展的思路。我们谨向广大作者表示深切的谢意!
虽然此次征文已经结束,但是人们对贵州经济发展的思考永远没有完结。我们希望继续读到作者研究贵州经济问题的文章。
征文评奖的结果将不日刊出。
———编者
作者:申国华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