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特别报道·泉州健身业调查(上篇)
大型场馆维护费用高
最近去泉州市体育中心(侨乡体育馆)的市民会发现,一边是正在大举装修的电脑广场,一边是拆得只剩框架的保龄球馆,据说一座新的娱乐城将在此兴起。
现在,泉州中心市区私人投资的健身会所正在逐步增多,这些民营的生力军为了吸引消费者而推出的各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以提供专业的健身运动服务来招徕顾客,更有业界人士表示,健身会馆会有社区化的趋势。
有哪些运动场馆可供泉州市民进行健身运动,体育健身市场在泉州又是如何生存发展的?早报记者日前做了调查。
早报记者郭华萍/文陈英杰/图
喜欢户外健身的市民会发现,泉州市区真正能够提供运动的公用场馆,除了泉州市体育中心规模较大且馆所较多以外,北门那里旧的体育场已经改成中山公园,成为市民休闲而非运动的地方;而新的江滨体育公园,因为地点偏远,偌大的场所只能看到几个踢球的孩子和散步的老人,尚欠人气。
体育中心:
商业与运动并举
位于东湖路上的泉州市体育中心,也就是泉州市民所称的侨乡体育馆。其实侨乡体育馆只是体育中心的一部分,体育中心建有一场十馆,除了陈延奎体育场,还有侨乡体育馆、国术馆、游泳馆、羽毛球馆、射击馆、体操馆、蹦床馆、网球馆等专业运动场馆。这个体育中心算是泉州目前建成的最具规模的公用体育场所。
在体育中心,记者也看到一些商业形态。在体育中心靠东湖路的入口,一进门就可见一家酒楼和一个休闲会馆。体育场的西侧,有一个健身会所去年5月就搬迁到这里了,旁边是奥运用品的特许专卖店。体育场的二楼部分正在装修,通往二楼的阶梯上堆满了碎砖和沙土,从上面的广告横幅上看,二楼将要开发成为电脑广场。体育场的北侧,一家财险公司的定损中心也设在一楼。在国术馆和羽毛球馆,有两家装饰公司分别进驻,在国术馆周边的店面,有多家汽车美容、汽车租赁的商家。而在靠北侧的游泳馆,则租给了一家旅游企业和一家电脑学校。
记者看到,除了篮球场和体育场有人在运动,其他场馆都相对冷清,有些场馆内甚至一个人都没有。据游泳馆的租户介绍,游泳馆夏天的时候生意倒是很好,但冬天基本上就不开门营业了,游泳馆接下来也要修整,商户已经接到通知要搬迁了。
体育场所:
维护费用高
“公用体育场所地方都比较偏一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鲤城区体育局副局长洪建权告诉记者,体育场馆需要规模较大的用地,泉州中心市区已经没有这么大的地块了。
“大型的体育场馆,维护管理的负担也比较重。”洪建权表示,现在江滨体育公园成立了管理公司,每年还要投入100多万的维护费用。而北门旧的体育场,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每年的维护费用也不少。
“每一年,体育中心的维护费用都是很高的。”泉州市体育中心曾主任告诉记者,体育中心几年前就开始进行市场化运作,引进商业模式来管理。在此之前,体育中心因为经营管理不善,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单是欠的员工工资、水电费、场地维修费等等就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2002年,体育中心才开始了经营方面的变革,也就是那年,名匠装饰成为第一个进入体育中心经营的商户,租下了国术馆的一部分作为办公地点。
“引进来的商户,也是利用场馆闲置的空间,租赁出去,充分利用资源。”曾主任说,商户的进入,一方面是实现“以馆养馆”,另一方面不同的业态也能对体育中心单一的健身功能进行补充,商户还能够起到帮助维护场馆的作用。“相应地引进一些餐饮、娱乐、休闲的商业业态,对单一的业态进行补充。但体育中心的主要功能还是没有变的,就是以健身、运动为主。”
曾主任说,单是这么多的场馆,每一年的维修费用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如果没有利用闲置资源出租,根本就无法支撑。“体育中心主要负责日常一些小型的维护维修,大的整修,还是需要政府财政支持。”
市民锻炼:
社区健身是补充
记者还了解到,作为对公用大型体育场馆的一种补充,社区的健身路径是泉州体育部门大力开发的一个重点。
“在丰泽区,71个社区就有83套的健身路径。”在丰泽区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小林告诉记者。
在大型体育场馆方面,因为各个社区的条件有限,一般都实行资源共享。为了实现全民健身,区里主要是推广健身路径,尽可能为每个社区都配套健身器材,让市民在闲暇时间可以进行健身锻炼。
“不过,健身路径在维护和管理方面也是一个问题。”小林说,因为健身路径都建在社区,一般都要委托居委会管理,管理是否到位是一个问题,维护资金也需要各个分管单位解决。
洪建权则告诉记者,鲤城区也实现了每个社区配备一套健身路径,而且多个社区都评上了省级或者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江南还要建设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为市民提供一个体育健身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