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禁鲜难解牛奶市场乱局

  本报济南1月10日讯 今年1月1日起,乳品行业开始实施“禁鲜令”,奶制品不能再使用“鲜”字标签进行炒作。记者今天采访中发现,市场上的“鲜牛奶”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纯牛奶”。但不少市民认为,与其在包装标识上下“禁令”,不如尽快制定便于消费者识别的“奶业标准”。

  2004年5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部门颁布了《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标准规定,只有未经任何加工的牛奶才能叫“鲜奶”,所有经过消毒或高温等处理的奶品不得在包装上标示为“鲜”。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奶制品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笼统概念,而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注加工工艺(如“巴氏杀菌奶”)、是否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等名目。

  记者今天走访省城几家大超市和一些牛奶批发店发现,包装上有“鲜牛奶”字样的商品已难觅踪迹,不少厂商开始在“纯”字上做起了文章。一些过去一直标注“鲜牛奶”、“100%纯鲜奶”的奶产品悄然“改头换面”,取而代之的几乎都是“纯牛奶”——“天然纯牛奶”、“特浓纯牛奶”等,让人眼花缭乱。

  尽管产品变了招牌,但很多企业却“换汤不换药”。在省城文化路上一家便民超市,经销着得益、三元、光明等多个品牌的纯牛奶。记者注意到,尽管一些牛奶产品包装上已去“鲜”改“纯”,但多数保质期在3天左右的袋装牛奶,包装上所标注的配料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依然打着“100%鲜牛奶”字样,且未标明是否加了食品添加剂。

  “不管叫什么名字,我买牛奶,主要看品牌、价格和保质期。”在历下大润发超市,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但也有一些消费者对“禁鲜”感到困惑:以前尚可根据‘鲜’字来选择相对新鲜的牛奶,但撤销了包装上的‘鲜’字后,面对奶产品复杂多样的名称,如何辨别牛奶新鲜程度?

  据省奶业协会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液态牛奶主要有两种加工方式,即“巴氏杀菌奶”和“超高温灭菌奶”。前者是将原料奶经过80摄氏度以下长时间加热处理,保质期一般在3—7天,需要冷藏,但奶的营养保存较好;而后者是经过137摄氏度的瞬间高温灭菌,能常温保存,储存期在半年左右,运输方便。

  “这些知识太专业了,普通消费者很难掌握。”有几位经常购买牛奶的市民提出,为什么不能制定一个统一的奶业标准,比如根据牛奶的营养程度、保质期限来划分一个等级,然后标注到包装上,顾客选购奶品时更能一目了然。

  奶业专家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天然健康饮食,很多厂家因此片面夸大产品的营养。“禁鲜令”的出台,就是杜绝厂商滥用“鲜”字误导消费者。但归根结底,禁“鲜”只是在乳品包装上的一个限制,要想“治标又治本”,彻底整顿乳品市场竞争混乱的局面,既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标准,更需要引导乳品生产企业诚信经营,靠严格的生产工艺、科学的质量管理来赢得消费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牛奶 | 包装 | 消费者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