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有尊重隐士的传统。从上古的拒纳天下的巢父、许由到晋代辞官种菊的陶渊明;从结庐著述的马衡到住山修道的李淳风……隐士不单指——古代的知识分子,更多是佛道的修行人,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的道士,从高僧到普通的修行人。他们岩居泉饮,吟风啸月,自有一种与红尘迥异的生活,也留下烟霞苍茫的身影或清气沛然的篇章。
美国人比尔·波特(赤松居士)所著的《空谷幽兰——寻访现代中国》(当代中国出版社)将隐士生活推进大众的视野。
文中写到的修行人的生活与言谈以及文字与图片共同展示的隐士不是完全与世隔绝,也不是断然绝尘,抛弃俗世,而是以一种退守的方式保持对这个社会的关爱,这在中国儒释道的文化都有依据,而且也符合隐士的真正追求。
隐士的生活很有美感,这在《空谷幽兰》中得到很好的展现,不仅是山水苍茫,云岚缥缈,不仅是钟磬悠远,梵呗喃喃;那些隐士的身影浑然融化于山水本身就是一幅久远的画卷。比尔是一位接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人类学博士,他因为寒山、石屋的诗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不仅到中国台湾“隐居”,还萌发了探访中国大陆隐士的愿望。1989、1991、1993年,他数次寻访中国的隐士,不但证实了中国仍有隐士的事实,还让他萌生将见闻思考写成书的意愿,并且很快实现了。
该书是用英文写成,被美国高校的人类学与汉学专业选为课外参考书,也很受一般关注中国文化读者的喜爱。为本书增色的是,译者明洁先生不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如同隐者一样纯净、安宁的心灵,更有清风仙露一般清新、优美的文字。X017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