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县电影公司根据“三下乡”的安排,到农村组织了一次电影放映活动。经过提前几天的宣传和动员,当天晚上来了一百多位农民看电影。可第一部影片上映后不久,就有几位农民开始离场;放映第二部时,有一半人开始离场;第三部放完时,只剩下三四个农民,比电影公司和文化局去的工作人员还少。
| |
文化局的领导对此十分不解,事后派人对此进行了调查。当天坚持看完电影的一位民办教师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不是农民对送电影下乡不接受,而是对放映的有些内容不喜欢。譬如,那天放映的第一部关于养猪的科教片,知识早已过时;第二部战争片,很多农民小时候早就看过;第三部武打片,农民更不爱看,因为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尽是些老人。文化局的领导听完这番话后,深有感触地说,“看来我们一直错看、低看了农民。”
笔者在农村出生和长大,记忆中农民是十分爱看电影的。小时候,只要说哪里放电影,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路近路远,无论忙与不忙,都早早地跑去,而且不到电影放完是绝不会提前回家的。今天,农村发生农民不爱看电影的现象,不是农民不珍惜机会,而是他们觉得所放的电影实在无味。
农民对不喜欢的电影说不,表面上看是一件坏事,其实是一件好事。它至少给广大文化工作者传递了这样几个方面的信息和启示:首先,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增长的,我们不能以过去的水平来看待和对待农民。以前,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电影很少,在农民眼里是个“稀奇宝贝”。现在由于农民接触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农民对电影的了解不再是“一片空白”,很多农民也知道彩色电影、宽频电影、立体电影,一些进城打工的农民也看过《无极》《夜宴》等大片。如果我们还以过去那种眼光来看农民,还用一些过时的、陈旧的、不对路的影片来糊弄农民,农民肯定不会买账。其次,送文化下乡的形式要不断改进和丰富。在很多地方,送文化下乡就是简单的送几场电影,而且时间主要集中在冬天。孰不知,现在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绝大多数地方农民都看上了电视,而且不少地方还通了有线电视,一些条件好的村还通了网络,农民获取文化知识的渠道正在不断丰富,电影对农民不再有过去那么大的吸引力。如果我们还用一种一成不变的产品模式来对待多样化需求的农民,那效果肯定不佳。
今后我们送文化下乡,不能仅仅局限于送电影。在送电影的同时,还要送图书、送文艺节目;在送的同时,还要注重帮助农民培训文艺骨干,建设文化阵地,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再次,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文化”工作。我们要看到,现在农村的观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以中青年为主,现在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所以,我们送的电影、文艺节目等也要向这方面转化。
我想,不是农民兄弟不爱看“三下乡”电影,而是他们不爱看过时的、落后的、不对路的电影。他们需要更新更好更符合他们自己胃口的电影和其他文艺节目。农民兄弟勇于对不爱看的电影说不,折射出了农民思想和文化的进步,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和骄傲。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拿出更多更新更好的文化产品来给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