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 商报记者 金科 报道
“现在企业的情况已经比前年好了很多了”,南京吉姆服饰公司的总经理朱靖告诉江苏商报,种种迹象表明,在经历了汇改初期的剧痛之后,江苏的不少外向型企业正在从昔日的阴霾之中走了出来。
| |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早就出现了,但央行一直没有做出表态,消息出来之前,我一点准备也没有。”朱靖永远也不会忘记汇改消息传出的当天,自己受到的巨大冲击。“消息是晚上传出来的,当天下午我刚签下一笔60万美元的订单”,朱靖告诉江苏商报,加上之前的一些单子,自己的损失在4万美元以上。
“那时候的环境非常复杂,首先是汇改,加上服装出口配额,以及欧盟的壁垒,每个政策出来,都对企业打击极大。”朱靖对于自己当时的遭遇依旧唏嘘不已。
人民币升值之后,对于朱靖的企业,首当其冲就是订单的流失,由于升值之后,不少产品的价格提高了一大截,不少客户开始把订单转到了加工费用少的国家去,但凭着技术上的优势,朱靖终于闯过了这一关。
“很多加工上比较复杂的单子,不少国家做不了,中国企业的优势就开始显现了出来,而且一些客户对于订单要求的量很大,流出的也只是有限的一部分。技术让我们顺利生存了下来。”而剩下的加工较为复杂的订单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并不是太高。同中国的其他纺织企业一样,通过集体提价,朱靖把自己受汇率影响的损失减少到了最小,“这种订单流失已经在短期告一段落。”
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朱靖表示自己已经不是那么十分敏感了,由于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他已经做好了未来可能出现行业洗牌的准备,“竞争加剧,很多企业就做不下去了,加上工人现在越来越难招,因此我考虑的更多的是将来企业如何生存,如何面对竞争的问题。”
尽管这样,对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朱靖说自己还是一直感到恐惧,“现在的小幅度升值可能对业务的影响还十分有限,但也许中间价超过7.5之后,又是一种质变了。”
(3版《金融》)
(编辑 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