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吴俊身穿黑色的休闲西装,明显比同龄人显得成熟,很礼貌地问一句:“我可以抽烟吗?”得到记者首肯后,颇为熟练地点燃一支烟。
“我以前最反感抽烟了,但是创业之初压力太大了。”聊开了之后,吴俊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还是属于那种比较乖的上海男生。
本报记者 蔡玲玲
创业起步放弃“金饭碗”选择“吃螃蟹”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物色一份体面的工作、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才是大多数“上海小囡”该走的“阳光大道”,在创业上,“上海小囡”则不如外地学生那么活跃和积极。
然而,当2005年3月份,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专业的大四学生吴俊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会上,得知市政府刚刚成立一个专门用来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天使基金——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后,眼前一亮的他马上联系创业伙伴、着手写计划申请书、筹备公司,而此时,家人早已经为其在一家事业单位找好了一份专业对口的体面工作。
直到他的计划顺利通过、幸运地成为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第一位获助者,并获得了一笔30万元的启动资金后,吴俊才向家人“摊牌”。
父母是反对的,他们都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并不希望儿子去吃创业这种苦头。“但是,我不想在老了以后才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从小生活在开放而民主的家庭氛围中的吴俊坐下来和父母谈了两天。“收获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你们就让儿子去闯一闯吧!”吴俊有理有据,终于说动了父母。
2005年8月16日,吴俊创立的上海瑞森模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只有三个人,是包括吴俊在内的创业团队,另两个成员都比吴俊年长。
创业过程跑了一星期才找到一间老厂房
吴俊的公司专门做各种模具的加工,和他学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选择做这行,原因之一是看好它的市场。我们接那种小定单,那种大的制造企业不屑做;但我们加工的模具精度要求又很高,一般的小工厂做不出来。”很多客户就是冲着这点来的。
来到怀德路上一家老厂房前,踏上坑坑洼洼的水泥楼梯,穿过昏暗的走廊,吴俊的“工厂”就出现在眼前,这是他跑了一个礼拜后找到的。两个一百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里,放着十多台大大小小的机床,几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那里操作机器。
把玩着那些在普通人眼里不知道奥秘的模具,在吴俊的眼中它们就是一件件艺术品。而为了交出客户满意的样品,吴俊好几次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加班、泡图书馆、查资料,研究如何制作出那些精度高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模具。
为了保证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交出规定的货品,吴俊常常是穿一身沾满了油污的工作服在车间,看到哪台机床空出来就上哪台机床干活。从去年到现在,吴俊已经40天没有休息过了,连元旦那天也没有给自己放假。
“创业的压力和打工的压力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吴俊笑着舒一口气。以前压根没有想过自己会抽烟的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学会了抽烟。找厂房、买机器、谈客户、招员工……每一样都要面对,还有每个月的水电煤和租金在后面等着,这种压力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创业成果运行一年多已吸纳员工8人
有时候,客户会笑着对吴俊说:“你还没有我的儿子大呢。”事实上,工作中比吴俊年长的人大有人在,比如他的合作伙伴,比如他手下的那些员工。
公司创立之初只有3个创业者,一年后,随着规模扩大已经从社会招募了8名员工。现在,公司已经有了11个人的规模。招募的员工都是中专学历以上的进城务工青年,吴俊和他的伙伴们,细心地为每个员工购买保险,公司为员工们免费提供干净的宿舍,包他们的三餐,加班一定有加班费。每到逢年过节,公司还会组织大家一起聚餐,发个不算大的红包……
“尽管我们的公司小,但是我们希望从开始就规范,希望员工能安心在这里工作。”吴俊这样说的时候,口气其实并不像一个老板,“很多时候,我都把他们当成我的伙伴。”今年元旦,为了赶进度公司宣布加班。本来只想让员工加上午的班,但是他们一致地要求加全天的班。为此,吴俊很感动。“这个时候,真切地感到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是一个团队。”
现在,公司已经能够收支平衡,这让吴俊深感欣慰。“不过,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老板。”吴俊说,看到身边有些创业的同行拿到钱就去买车他很不理解,“一定要记住我们不是老板,只是创业青年。”
对话
年轻就该闯一闯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为什么你要放弃已经找好的体面工作去创业呢?
吴俊答(以下简称答):年轻就应该闯一闯,我不想等到四五十岁的时候去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些事情,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结果如何。
问:是什么让你有选择创业的冒险精神?
答: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起了一定作用吧。从小到大,我的父母只管大方向和原则上的教育,从来不多过问我学习上的事情,对我采取那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我有很大的自由。大学里,尽管我每月有1000元零用钱,但是我一直去打工,大四的时候还自己开过饭店,就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
问:大学生创业群体中有许多都是高学历的,比起那些硕士、博士的创业者,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呢?
答:我觉得比起他们,我最大的优势是更加年轻吧。所以,我的心态更加好,(如果创业不成功)大不了就当读了两年研究生。
问:在大学生创业中,比较多的是选择信息、网络等高端项目进行创业,很少人会选择你现在从事的行当。
答:没错,我创立的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项目中比较另类的,但是我看好这个行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前景很好。但是,这个领域却是一般大学生很少关注的领域,在通常的观念里大学生就应该去走高端路线,但是我相信这个领域总是要有人来做的。
问:很多人的观念里觉得上海本地大学生创业意识不是太强。作为一名上海本地创业的学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答:过去我也觉得上海人的创业意识不是太强。对于本地学生而言一般条件相对优越,而创业的风险又很大,大家觉得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吃这个苦头,所以创业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但是我觉得现在这个状况开始变化,上海学生也逐步在探索创业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