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陈怡
63岁的作家陆天明如今还是很愿意自豪地称自己为“一位真正的主旋律作家”,这在“主旋律”一定程度上已被普遍不准确地模式化定义的今天,有点出人意料———这似乎并不仅仅因为上世纪90年代,他接连两部被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苍天在上》和《大雪无痕》,“尽管《苍天在上》刚出版的时候,与电视剧的热播截然相反的,评论家、理论家对这一轰动性作品的置之不理。
| |
正构思写作《中国三部曲》
写作《苍天在上》时,距离1983年陆天明的长篇处女作《泥日》发表在《收获》上已过去了十年。《泥日》曾入围茅盾文学奖,但有一半的评委说,读完《泥日》没搞明白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王蒙有一天却突然给陆天明打电话,很幽默地说:“天明,你得给我道歉,我一口气读了两天你的《泥日》,两天之内谁都没理,连我夫人也没理,得罪她了,所以你要向我道歉。”后来他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很重要的序。
陆天明表示,他已有20多年没有写中短篇小说,但他透露,目前正构思写作《中国三部曲》,希望能在其中全景式地描绘中国近30年和这30年来的中国人,同时“打破许多人认为‘陆天明只能写什么,不会写什么’的偏见”。而他与儿子陆川的电影合作也已在运作进程中,陆天明说:“合作的困难在于这是一次艺术的合作,之中不应该有父子、尊卑、上下、功利、服从和妥协的关系,应该完全是两颗心灵的自由碰撞,并且在两代人对这种自由的碰撞都很向往、充满激情,又都放开了自由的想象时才能实现,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炒作一下‘父子档’。一两个月前,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点。”
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
记者:听说您高一没上完就去安徽当了知青,后来怎么成了作家?
陆:从小学三年级起,我就特别想当作家,14岁在上海读高一,为了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我放弃了学籍,去安徽农村,那时觉得自己就应该像苏联的革命青年、十二月党人那样,所以偷了家里的户口簿,把年龄改成符合要求的16岁以后才获准去成。得病从安徽回上海以后,我一边养病,一边参与街道的共青团工作。当时家住在静安寺附近,我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到静安区工人文化馆图书室看书,总是最后一个离开那里。把那里的小说全看完之后,我又去当时还在大光明电影院斜对面的上海图书馆看书。那时候家里困难,妈妈每天给我五分钱当车钱,我舍不得坐车,每天步行去,直到晚上九点半图书馆闭馆时才出来,用妈妈给的五分钱买个桃酥饼,一直走回静安寺的家,这样大约有半年时间,我把上图苏俄文学中的小说全读完了,这也是我很重要的一段文学训练。
再后来我又去了新疆兵团。“文革”中,我在热心参加运动之余,读了大量哲学经典著作。农场每个月发38.92元津贴,我除了吃饭,基本上都花在了买书上。当时买书委托给连队的流动电影放映队,有一次放映队来了一套班固的《汉书》,12块钱,相当于我当时工资的1/3,但我还是当场就买了下来,这套书现在还在我家里。
记者:被卷入“韩白之争”后,您有一次说,某门户网站曾暗示您关闭博客,您后来发现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增加网站的博客开户人数。现在回顾,您怎么看这件事?
陆:我们要习惯商业、市场的操作,门户网站这么做很难说他们触犯了什么法律,我们自己需要冷静地对待,用行动去消除负面影响。所以我坚定地说不关博客,坚持自己当初开博客、参与讨论的立场,不需要为他们把博客当作名利场而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