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2006年,“幸福指数”一词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不管“幸福”有多少种含义,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永远是“幸福指数”最重要的基础。今天上午,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江苏省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明天,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也将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增强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将成为本次“两会”上的热点话题。
| |
本报调查20人“幸福”各有不同
在记者调查的20位市民中,有17人表示这一年来有过“令自己幸福的事情”,有3人表示“很难说”。在回答记者“2006年至今你最感开心、顺心的事情是什么”的问题时,17位“感到幸福”的市民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基本没有重复。其中,有7位市民的幸福感、满意度直接或间接与“钱”有关,比如“养老金2006年一年加了两次”、“手上的几只股票最近一个多月大涨”、“赶在2006年底考了驾照买了车”、“新买了房”等,显示经济收入在市民的生活感受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而在10位幸福感与钱无关的受访者中,他们的幸福来源主要反映在环境改善、身份改变、事业有成以及邻里和家庭关系的和谐等方面。
百姓原声听他们说“最幸福的事”
陈政平(秦淮区武定巷居民):2006年里,最高兴的事情发生在我身边,就是政府整治城墙两边的环境,一下子让我们这一带环境有了大变化。你不知道我们这里以前有多脏、多乱,到处是棚户,城墙根的小路曲曲弯弯,连盏路灯也没有,一到晚上黑咕隆咚的,还有就是乱扔乱倒垃圾……2005年政府要整治环境,我们既高兴又担心,怕什么?怕这一带搞拆迁(笑)。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这十几幢老楼出了新,加了顶,房前屋后修了路、拉起围墙、做了绿化。2006年底,全部工程都完成了,现在我们出门就是平整、干净的马路,往北是东水关公园,往南是武定门公园,西靠古城墙,东临秦淮河,平时锻炼身体方便多了。老乡来走亲戚,一看直说我家住的像别墅!要说不足,哎,就是上街有点远,要绕一大圈,这里要是建个小超市就好了。贺晓群(下关区玉桥市场商户):我老家在外地,和丈夫一道来南京做服装生意,这几年也有了一点积蓄。我们一直在下关区小市街一带租房子,孩子都在乡下老家。说真话,虽然南京的政府和老百姓不欺生、不排外,但我们自己总觉得是“外人”……去年夏天,我和丈夫一合计,干脆在玉桥市场旁边买了一套二手房,30多万的小套,简单装修了一下就搬了家。房子虽然不新,但毕竟有了家,我们都很知足。从搬家那天起,我们一家三口正式成了南京人!你问我幸不幸福,搬新家时我们高兴坏了,这也算幸福吧。下一步的打算呢,我想再买部车,那种杂牌的、便宜的,不过现在南京私家车太多,停车好像不太方便……朱邺(新街口某电器公司员工):这一年,不太顺利的事挺多,但有一件事最开心:我有女朋友了,不用天天看老妈的脸色、听她的唠叨了!还有就是,上个月我们效益好,公司发了双薪,钱一到手我就买了股票,谁教股票现在天天疯涨呢……为什么用加薪的钱买?呵呵,赚了当然高兴,赔了也不会太心痛,本来就是“意外之财”嘛。背景2006,幸福感在“变化”中成长。不管谈不谈钱,南京人的幸福感都离不开经济基础。有关部门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南京城市居民“钱袋子”增长明显。2006年南京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9194.6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37.72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6.5%和16.9%。去年,南京先后两次上调补发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居民人均养老金达到4991.93元,同比增加了19.3%。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29.75元,比2005年增长87.1%。
市民寄语“幸福”之余还有话要说
于先生(政府公务员):现在老百姓丰衣足食,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不过呢,食品安全问题有点严重,前几天看电视说,有的地方甚至还有用化工原料制造假鸡蛋的,跟真的一样,闹得我这几天买鸡蛋的时候有点不放心。这些事情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今年继续加大监管力度,狠狠打击那些制假售假者。吕新成(工人):交通和环境,人人关心。龙蟠中路最近恢复通车了,老百姓高兴。我天天上下班要走这条路,堵了一年终于通了,要感谢施工人员的辛勤劳动。不过,有的地方刚修好又返工,还有的地方施工有点粗糙,让人觉得可惜。还有,市政部门在抢修管道的时候往往对道路路面大挖一通,修好了就草草填平了事,破坏了道路平整和美观,我认为这件事要认真管一管。 南京日报记者 左中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