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铜梁龙舞的现代传人们(传人)(组图)

傅全泰老人和他扎的龙灯。

铜梁龙舞

  在重庆的铜梁,“舞龙”、“龙舞”盛名已久。“铜梁龙舞”也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铜梁走访扎龙灯的艺人和舞龙的师傅,就能体味出“铜梁龙舞”的磅礴、细腻与精美。

  扎龙艺人代代相传

  铜梁众多的扎龙艺人中,有三位被称为“铜梁龙灯三大传人”:蒋玉霖,周均安,傅全泰。蒋、周二人已逝,唯有72岁高龄的傅老还在创新着他的扎技。

  见到傅老是在他的小作坊里面,熟悉他的街坊邻居讲,傅老最善彩绘,是远近闻名的“重庆市十大民间艺术家”之一。


  老人见证着铜梁龙灯的发展,说起龙灯的历史,傅老津津乐道:“铜梁龙灯起于明,盛于清。相传,在县内1400年前的著名古刹侣俸寺和稍后的波仑寺,有各种龙的装饰和图案,人们都以耍龙为乐……”

  “铜梁是稻米之乡,最早的龙是稻草龙,因玩舞时施放烟火,易于烧伤人体,以后又改制出了硬颈龙。它昂首而立,节内点灯,交相辉映,十分壮观。由于此龙颈长而硬,玩舞不便,仍不理想。”据老人讲,大约1924年前后,城关著名扎师李杰之、刘连山在此龙的基础上每栋再增设一圈圈的肋骨,把龙身做得浑圆壮实,各栋能伸缩随意,转动自如,由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有骨有肉、蜿蜒蠕动的龙,民间就称为“大龙”或“蠕龙”。就这样经过一代代如傅老这样的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与改进,原有的20余人玩舞的布脊大彩龙缩减成为5人或3人玩舞的新型小彩龙。根据行业和时令、用意的不同,又出现了简便实用的板凳龙、旱季求雨的黄荆龙、追悼用的孝龙。

  目前,铜梁以龙为题材的工艺制品,多达百余种,不但用于玩舞,而且用于装饰,远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市和美、法、意等10多个国家。

  舞龙师傅舞出亚洲

  告别了扎龙的大师们,我们又见到了铜梁著名龙舞师傅张永江和张顺生。刚一见到永江师傅,他就摆出一个“飞龙在天”的姿势,豪迈地说:“我们铜梁人哪个镇哪个村哪个人不会舞两下子!人人会舞!”

  永江师傅说,“舞龙关键是心中有龙,通常都是我龙头、他龙珠……”说着二人手舞足蹈起来,慢舞时有种雍容大度之感,快舞时激越奔放,果然动人心魄。他们说:“铜梁火龙更是独具魅力,打铁水,喷火花,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场面热烈多彩。”

  张永江师傅回忆道,小的时候最盼正月十三至十五,那是舞龙高潮,最热闹。大街上,大龙、火龙,腾跃翻飞,鱼灯、狮灯,往来如梭,龙争虎斗,火树银花,一派升平景象。这时,远方商旅、外地亲朋,纷纷汇集城关,全城灯火辉煌,旅栈客满……

  现在的铜梁龙舞不仅扎根传统,更融会了现代元素。打击乐师吴显虎说,现在我们不单纯运用锣鼓配,还利用电子和声效果,把传统演奏与现代器乐相结合,编写新的乐曲,制造大海波涛汹涌、神奇莫测的意境,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将‘中国龙’舞到了新、马、泰、日,还应邀舞到了美、英、法、瑞士、比利时、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顺生师傅自豪地说,“我们还收了很多老外学徒呢!”

  铜梁龙舞承载文化幽思

  铜梁文化局局长曹定福说,如今我们整理编辑,走遍所有村镇,无论是口传身教还是影音收录,都要将濒临失传于民间的铜梁龙舞继续收集成书,为后人留下考据。铜梁人凭借着对龙的痴情追逐,玩出了龙乡的崭新面貌。不久,第一本系统记载铜梁龙舞文化的书籍《铜梁民间龙舞集成》便可问世。目前,该书已完成资料收集工作。

  铜梁县预计在今后5年的时间里投资300多万元抢救和保护铜梁龙舞文化。主要用于搜集、整理、出版龙文化的相关资料,铜梁龙舞节目的创新,建立龙舞生态保护小区,培训龙舞骨干队伍,改进和创新龙灯工艺品,充实更新铜梁龙博物馆陈列。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傅全泰 | 张永江 | 龙舞 | 师傅 | 舞龙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