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文/图:记者秦仲阳 通讯员黄敏
刚刚结束的中共惠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出新一届市委领导,新任市委书记黄业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后惠州要实施人本立市、生态旺市等战略,要让老百姓享受到城市建设的成果。
承接:延伸轻轨
“今后的五年,是惠州发展极为关键的时期。”
黄业斌说,要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在强调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更加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惠州要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抓实惠莞、惠深沿海、广河、博深等高速公路和厦深铁路惠州段建设,抓好通往广州、深圳、东莞三市的市际轻轨规划建设,抓紧惠州港、惠州机场与盐田港、宝安机场、白云机场一体化建设运作,努力促成设施对接、产业配套、优势互补的“港穗深莞惠”经济圈,主动承接港澳和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他透露,目前惠州市政府正全力争取深圳地铁4号线能够延伸到惠阳淡水,成为珠三角轻轨交通的一个组成部分,希望这一设想能够实现。
创新:人本立市
“今后五年,惠州将实施人本立市、工业富市、文化兴市、创新强市、生态旺市、依法治市六大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名城、发展动力、民营经济、文明惠州、绿色惠州、和谐惠州、平安惠州、党的执政能力和党风廉政十大建设。”
他说,新一届惠州市委在部署发展什么样的惠州、建设什么样的惠州时,提出了以人为本,为百姓而发展,依靠百姓发展,发展成果让更多百姓共同分享的新发展理念。黄业斌说,工业只是物质载体,而城市是为人而建立的,要依靠人去建设,建设成果全部由人来享受,所以我们一提出人本立市,就立即引起大家的共鸣。
此外,提出生态旺市这个战略,也包括了3层意思,首先生态好了,人的身体才健康,人才才会兴旺;其次生态好了才能改善投资环境,经济才可以长期可持续发展;第三,生态好了才能带动旅游。
黄业斌指出,惠州力争2008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黄业斌精彩语录
“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
城市是为人而建立的,要依靠人去建设,建设成果应该全部由人来享受。
生态好了,人的身体才健康,人才才会兴旺,才能改善投资环境,经济才可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带动旅游。
对话黄业斌
记者(下简称记):在惠州工作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黄业斌(下简称黄):我觉得惠州干事创业的氛围非常浓,想干事,真干事,能干成大事,所以我们新当选的新一届委员、新一届领导集体需要好好工作,融入到这个氛围当中,然后发挥带头作用,把工作做好,不辜负老百姓的希望。
记:你认为,新一届市委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黄:目标已经明确,蓝图也已描绘,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怎么把蓝图变为现实。应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好。
记:你曾经做过市长,你对自己做市长能打多少分?
黄:还是让老百姓来评价吧。我要说一句话,客观地讲,我当市长算比较尽心尽责,我是尽力了。
努力:幸福指数
“本届市委工作重点还要着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幸福指数也是新一届市委以人为本,让百姓享受改革成果的体现。”
黄业斌还说,幸福指数是一个很综合的概念,是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指标,不仅包括经济收入,还包括人身安全、身心愉悦和追求的满足感等内容。一个城市的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高,证明这个地方政治安定,百姓幸福,反之,痛苦指数就高,社会就不和谐。他说,我们要以“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胸怀,充分肯定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所有惠州建设者的贡献,逐步扩大和发挥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的领域与作用。
黄业斌还特别对本报记者强调,惠州与广州两地原来一直有合作,广州汽车工业等方面发达,许多做法值得学习,惠州也有不少自身的优势,他们将组团前往广州专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