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月17日体育专电(记者魏梦佳 俞俭)花钱买健康,买来的竟是一堆烦恼。随着都市人越来越注重形体及健康,武汉各类健身房应运而生,“健身卡”消费也蔚然成风。记者调查发现,办卡消费看似实惠、方便的背后,还隐藏着不少陷阱,伴随着风险和麻烦。
| |
2006年,武汉市“12315”热线接到有关健身消费投诉120起,比上年增加40%。
层层设陷,百般“忽悠”
记者从武汉市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一些健身俱乐部为谋求更大利润,往往使出种种招数,在健身卡的办理、使用、退卡过程中设置重重陷阱,“骗取预付款”、“服务缩水”、“霸王条款”等问题让诸多健身者苦不堪言,却又常常无可奈何,消费者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虚假广告骗取预付款。2006年11月中旬的一天,黄女士前往汉口解放大道上“香水芙蓉”女子减肥健身服务会所,却发现店门紧闭,店主已逃之夭夭。黄女士称,她看到会所“花600元就能达到永久减肥健身效果”的诱人广告,8月份办了一张600元的健身减肥年卡,没想到不到3个月,会所就“人间蒸发”,再一了解,武昌的分店也都一并消失。
工商执法人员介绍说,为了吸纳会员,商家们通常是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通过虚假广告,夸大设施、教练、课程上的实力和健身效果,或推出限时限量的“惊喜价格优惠”等吸引顾客办理健身年卡。人们办卡消费后才发现,这样的“惊喜”入会价格其实是长年存在的,并不能从中得到多少实惠。部分不法分子甚至短期租赁健身器材和场所,开张营业大肆促销健身卡,骗到预付款后就逃之夭夭。
装修歇业导致服务缩水。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办卡入会后,一些商家会利用停业装修、缩短营业时间、减少服务项目等方式,降低营业成本,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当初商家所允诺的优质服务。
江岸区一家体育商务会所的老板常以装修为手段间歇停业,去年秋季在未告知顾客的情况下,连续停业达3个月之久,经过一番“装修”后,减少了很多服务项目,原来的湿蒸门不开放了,营业时间缩短了两小时,游泳池也改成了半天时间,惹得会员们怨声载道。
武昌区武珞路上一家健身会所易主装修后,健身房变得拥挤不堪,部分地面凹凸不平,健身器材就随意摆放在房内5平方米的地方;有氧健身操课从每周22节课减少至一半,授课时间也由原来的50分钟下降至45分钟。由于运动场地狭小,会员每次运动都需要提前预约,非常不方便。对于会员的种种不满,商家完全置之不理。
“霸王条款”卡你没商量。朱先生花费2800元在汉口一家健身会所办了张48次的健身卡,然而由于工作调动,他只消费了3次。当要求退卡时,遭到该会所拒绝,工作人员以“会员在购买健身卡之前都阅读过会员合同,签字认可同时生效”为由不予退卡。
健身运动通常也因为设施使用不当而伴有意外伤害的风险,有的健身会所却提出“任何员工都不对客户在此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负责,一切责任由客户自行承担”。
年卡不一定最实惠,健身消费要“量体裁衣”
面对健身消费中的种种陷阱,武汉工商局江岸分局球场工商所副所长欧阳涛说,消费者在办卡前首先应仔细考察企业的信誉、经营状态,尽量选择那些规模大、设备齐全、信誉好的企业,切忌选择太低价的;在购买健身产品时,不能盲目听信健身教练的意见,还要仔细查看一下产品包装是否合格,确实维护好自身利益。
武汉市工商局武昌分局工商学会负责人方宝忠说,健身行业正处于发展规范阶段,目前很多企业的信誉档案并不是很健全、完备,而且“预付费形式”的消费在办理时需消费者一次性交纳大量现金,且使用时间跨度较大,因此市民在享受健身服务时,应理性消费。
欧阳涛也提醒市民在健身热潮中冷静地消费,从表面看年卡似乎最为优惠,实际并非如此,很少有消费者能真正享受完年卡的健身服务,因此,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购健身卡,切忌贪图便宜,避免一次性交款投入太多,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