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文化咖啡吧”,第一次听到这名,很好奇。但朋友说,去那儿,是消费咖啡,更是消费文化。
于是,周末约好友去感受了一番。
咖啡吧位于上合群路。300多平方米的大厅内,轻柔的钢琴曲飘进耳朵,仿佛天籁。
| |
是有些独特。
咖啡吧西面,整整一面墙壁做成一幅以时间为轴的中国大事年表立体示意图。东面是一整壁书柜,分历史、文学、经济、政治几个区,共有图书1万多册。
大厅中央的几根柱子上,用考究的木牌书写着一些名家格言。有孔子的,亚当·斯密的,苏格拉底的,还有一些名家的挂像,毛姆的,张五常的,梁漱溟的,秦晖的。
每张咖啡桌旁都摆有书报架。据说,光报纸就有15种之多,杂志上百种,另外,这里还有全国许多大学学报及专业学术性学报300多种。
二楼是小包房。每间包房都贴有标签:贵州文化传播中心、欧美文化研究中心、经济研究室、国学研究室、近代思潮研究院、我文化研究中心。标签不同,房间内陈列的书籍也不尽相同。服务员说,这些包房,是给客人们搞小型研讨会用的。
咖啡吧经营者陈俊年仅30岁,铜仁印江人,武汉大学毕业,做过5年记者。他说,关于“我文化”,自有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理论。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正是该店的经营理念。
据说,店里所有员工都被要求每周读一本书,读后还得写读后感;咖啡吧还办有《推荐阅读》,每月一期,免费赠阅,目的是向顾客推荐店里的藏书。咖啡吧在会员中成立了书友会,定期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
店里的工作人员说,来咖啡吧的顾客,交押金就可以免费借走吧里的各种图书;吧内每天为客人提供2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间,任何人都可以进来看书;每周六上午9点,这里还请不同专业的专家、教授来为客人免费举办讲座。
知识的创造很重要,但知识的传播更重要。陈俊说,就像公司注册为“贵阳我文化传播公司”一样,咖啡吧的真正经济增长在与咖啡吧关联的更多领域的商机,目前,他们面向全国寻求合作者开连锁店。据说,同样装饰、同样定位、同样的经营模式的咖啡店重庆也开了一家,两家店已有会员600多名。
作者:沈仕卫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