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水资源等重要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现巨大浪费……在由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陆大道院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国平、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姚士谋教授等,联名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的《关于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建议》中,直陈眼下不少地方“急速城镇化”带来的种种隐忧。
| |
姚士谋教授说,勿庸置疑,我国大规模城镇化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但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却出现冒进态势。姚士谋以“触目惊心”来形容目前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大规模、高标准以及严重浪费土地的城镇化“冒进”现象。
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城镇化速度虚高,特别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姚士谋说,“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农民的土地被急剧“圈进城”,导致沿海不少县市耕地面积锐减。在长江三角洲内,人均耕地面积由20年前的1.25亩,降至目前的0.4-0.56亩。一方面土地资源缩减很快,而另一方面,不少乡镇的耕地仍有荒废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开发区内,小城镇周围,大片良田“征而不用、征而迟用”的现象普遍发生。工业经济越发达地区,土地流失与丢荒现象越为严重。再加上各地不少机关、企业大手大脚,过多地搞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花园带等,高速城市化面临巨大的“土地危机”。耕地面积大幅缩减,将会引起我国粮食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同时,姚士谋说,随着城市空间蔓延式大扩张,地面建筑密度过大,工业过分集聚,城镇人口、流动人口猛增,不少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已到枯竭和恶化的“临界点”。像地下水严重超采,使得地表水污染进一步加剧,苏州、无锡城区河道水质大部分为三四类劣质水。而全国污水处理率只有36%,全国垃圾堆放累积总量已高达70亿吨,占地5亿多平方米,甚至有近200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另外,高速城市化还使城市空间结构长期不合理,城市道路和城市交通流量以及各种管线的消耗大幅度增加。
因此,包括陆大道、姚士谋等在内的专家疾呼,在我国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国情国力保持合理的城乡比例,从根本上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态势,解决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未来我国城市化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即“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
姚士谋说,走稳定健康的城市化道路,才能逐步减轻眼下全国各大中城市的交通压力,使城市交通畅通,有益于人民生活的健康,保障城乡人民的工作生活安全。一个可持续性的城市“必须具有便于步行、非机动车通行及建立公共交通设施的形态和规模。”有了健康的城市化大环境,才能创建最佳的人居环境和工作场所,才能建立良好的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应有一个适度合理的发展,才能彰显城市的综合效益。
姚士谋说,应该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设定各个阶段适宜的城镇化率。日前省统计局一份有关江苏城市化发展与展望的分析报告预测,鉴于近5年江苏城市化速度过快,且考虑到城市化水平达到50%后增长速度将会趋缓,研究人员将未来江苏城市化水平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作为低限,以此计算,江苏步入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的时间表为2018年—2020年之间。
本报通讯员胡笑琪本报记者吴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