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报春燕,飞入百姓家”——本报自诞生之日起,一直以关注民生为己任,打造责任传媒。从噪音扰民到看病难看病贵,从环境污染到城市生态,从困难群体创业到下岗再就业,多年来,本报的许多报道都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并成为他们在“两会”上为百姓排忧解难、为政府建言献策的议案提案。
议案:《关于修改噪声防治办法,加强噪声污染治理的议案》
去年12月13日,本报刊登《夜半麻将声成治理难点》,报道去年3月至7月,市长公开电话及公开信箱接到环保类投诉近五千起,其中噪声投诉占一半以上。
市人大代表马锐在本报报道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于治理噪声污染的议案。
他说,《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下称《办法》)规定,居民楼内产生的社会生活类噪声由公安机关监督管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公安部门面临两大困难:一是取证难,以噪声污染程度实施处罚没有标准;二是处罚力度不够,不能威慑一些噪声制造者。由此可见,该《办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应该进行修改,解决取证难和处罚力度轻的问题。
建议:《关于再修或扩建儿童医院的建议》
去年8月29日,本报刊登《市民建议再修一个儿童医院》,报道了一位名叫黄仁贵的市民,在小孙子遭遇看病难的问题后致信市政府,建议再建一个儿童医院,市长王鸿举、副市长谢小军分别就他的建议作出批示。
市人大代表孙春明在本报报道基础上,写了《关于再修或扩建儿童医院的建议》。
孙春明说,确实有必要再建或扩建儿童医院。首先是求医儿童多,医护人员少。我市专业的儿童医院仅有重医儿童医院,但全市却有几百万儿童,每年还有大量外地患儿涌来。其次是住院患儿多,但病种不同,容易出现交叉感染。
孙代表在建议中说,政府可以考虑再建一个儿童医院,如利用现有儿童医院的资源再建,或联合三大军医院联建。
议案:《工业十强区县考评应增加环保指标》
去年3月25日,本报以《工业十强考评独缺环保指标》为题,报道了我市工业十强区县考评,35个考核指标中唯独没有环保考核指标。
这篇报道刊发后,立即引起市人大代表刘绍璋的关注,他当天就赶到市工考办和市环保局了解情况。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刘绍璋说,重庆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重庆,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因此,应在十强工业区县考评中增加环境考核指标,防止一些区县单纯追求GDP增长而严重破坏环境。
提案:《关于保护患者就诊隐私的建议》
今年1月20日,本报以《到医院看病,隐私轻易被曝光》为题,报道了目前在医院普遍存在的男女患者同室、相互间没有任何遮拦,病人向医生讲述病情时多人“旁听”等隐私得不到保障的现象。
市政协委员乔伟以本报报道为基础,形成了《关于保护患者就诊隐私的建议》的提案。
乔伟说,患者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就形成一种合同关系,医院有义务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
针对本报报道中提出的问题,乔伟在提案中建议,医院在分配病房时,应适当考虑男女分开。如果在硬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应在床位间设立遮挡设施,以免检查和换药时暴露患者隐私。同时,医院应参考银行的一米线规定,设置一个三米线,候诊患者应在诊室外等候。
提案:《公交客车上安装摄像和报警系统》
今年1月9日,本报以《扒手车上行窃,好人挺身制止》为题,报道了一公交车上小偷偷包,乘客见义勇为,却遭遇扒手的三名同伙威胁。
“小偷为何如此嚣张,关键是没有相关的监控和报警设施。”邓明鉴委员说,公交车上乘客被窃事件经常发生,有些偷扒团伙还采取群体作案方式,肆无忌惮地扒窃乘客的钱财。此外,公交车上有时还会出现耍流氓、撒酒疯、搞赌博、行骗术等现象,对乘客造成很大危害。
为此,他在提案中建议,在公交车上安装电子监控摄像装置和报警器,一旦有人作案,乘客可随时报警,公安机关也能通过查看监控资料,及时准确地查处案件。记者李伟李心成 李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