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燕赵都市报

廊坊“聊警”20年义务调解乡间纠纷

  本报驻廊坊记者庞永力邻里邻居难免磕磕碰碰,而每个村子都会有几位德高望重的人从中调停、化解纠纷。廊坊安次区就有4名“村嘴”,他们聊出了自己的村子,20年来义务奔波在附近村落,化解了无数纠纷,被当地村民和公安民警亲切地称为“聊警”。

  “村嘴”成“聊警”

  在安次区落垡镇,有一个“西南片温馨调解室”,负责该镇西南角7个村庄共5000多村民的纠纷调解。调解室成立于1996年,警方出于农村矛盾提前化解、降低犯罪率的考虑,物色能言善辩、有一定威信同时热心公益的村民,于是贾庭兰、刘玉坤、许玉静三人进入警方“法眼”:贾庭兰曾开工厂,经常跑外见识多;刘玉坤开一家小商店,村里的事也知东晓西,今年已74岁;许玉静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对村里的婚丧嫁娶平日很热心,今年已64岁。其实在成立调解室之前,这三个人就是所在村的“村嘴”了,调解纠纷的历史至今已有20年。“聊警”是什么?许玉静解释说:“就是爱张罗、爱聊事、爱管闲事。”他们凭着嘴用聊天的方式,得知哪里有纠纷,就过去化解,逐渐地,村里人有了事也主动找他们从中斡旋。“聊警”干了些什么?一份材料显示,10年来,他们调解纠纷300余起,涉及赡养、家庭、宅基地、借贷等方面。这还不含那些三言两语就调解完事儿的纠纷,每起纠纷都做了“调解记录”,类别、当事人、事由、调解结果都一清二楚,有的纠纷双方不在一个村,需要跑好多次。2002年,贾庭兰去世了,葬礼上聚集了各村街的干部群众,可见“聊警”在村民心中的地位。贾庭兰去世后,做过村干部的刘永平补上来,“聊警”还是“铁三角”。

  “聊警”的“聊事”

  “聊警”有自己的规矩:调解纠纷时不吃当事人的饭、不抽当事人的烟、不喝当事人的酒。有一次,他们调解完后告辞,当事人满心感激留他们吃饭,他们不肯,双方拉拉扯扯,竟把他们的自行车车座拉掉了。一次,他们调解一个赡养老娘的纠纷,老人搬家时,他们一个背老人,一个为老人抱被褥,一个人拎着尿盆,本来还有意见的兄弟感动得为他们下了跪,“你们为我家的事能做到这样,不拿一分钱,亲生儿子还计较什么?”为调解一个跨省婚姻纠纷,许玉静跟当事人跑到了内蒙古,连跑几个地区,奔波一个星期,最后夫妻和睦了,送来了“破镜重圆”的锦旗。74岁的刘玉坤正生病在家,见到记者他挣扎着起床,他是个一辈子要强的人。生病一个月,登门看望他的有100多人了,有的人来了好几次。想想这些,老人告诉记者:“百姓心里有本账。”据落垡镇派出所周奉宁所长介绍,“聊警”活跃在乡间,和谐了村街,聚拢了人心,这些年,西南7村犯罪率明显下降。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许玉静 | 贾庭兰 | 刘玉坤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