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由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省内人体肝吸虫感染率由首次调查的1.18%上升到4.73%,高居全国第3位。有关专家指出,导致这一结果是由于人们生食鱼虾及生猛海鲜。
在为期14个月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省疾控中心专家对全省27个市县67800人,进行了9种重要人体寄生虫现场调查和流行因素调查,这些寄生虫包括蛔虫、鞭虫、蛲虫、绦虫、囊虫、肝吸虫、肺吸虫、旋毛虫和弓形虫。
| |
对此,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学家纪卓介绍说,我省居民特别是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以及沿江、沿河、沿湖群众有食生鱼习惯,经常捕鱼虾,处理生鱼后不洗手拿食物吃,切生鱼的刀和菜板生、熟不分,这些均可引起感染。
此外,肝吸虫流行病区大多卫生环境较差,群众健康保护意识不强,居民厕所简陋,粪便不经处理就给果菜施肥;加上人们常用小鱼或鱼头、鱼内脏喂食猫狗,使动物感染严重,雨季时人畜粪便污染水源现象十分普遍,促进了肝吸虫病的传播和蔓延。
调查中发现,在我省众多江湖水系中,有12种淡水鱼体内查出携带肝吸虫虫卵,总感染率为70.12%,其中麦穗鱼和草鱼的虫卵检出率达100%,经常生食这些鱼类容易患上胆囊炎、胆管炎、肝脾肿大,晚期患者可出现肝硬化、腹水及并发肝癌、胆管癌。(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