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英格兰、平德国、输美国,在一胜一平一负排第二的成绩出来后,2007年的女足四国赛注定成为了中国女足在世界杯前的一次“身体检测”。无论是主教练马良行还是代理主帅王海鸣,真要让这片曾经无比华美的玫瑰园重新找回以往动人心魄的“铿锵之声”,实际已难上加难了,技术优势全无、新老交替受挫,“玫瑰们”的07世界杯之旅难说乐观。
| |
中场瓶颈阻碍女足进步
与其说目前的中国队是442,不如说是451,小将刘卅基本上是起前腰的作用,拖在韩端的后面。而就是5个人的中场,基本上也没有给韩端在进攻方面很好的支持。除了张颖在前场经常会有妙传出现,其他的四个人基本上都是防守为主,缺少组织进攻的灵性。应该说这支年轻队伍无法成为世界强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场与过去的“玫瑰”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
没人挑大梁的结果就是中场的那四个年轻球员无人敢于拿球,来球之后就大脚找韩端,韩端并不是速度型前锋,显然这难为了韩端,也浪费了控球的机会。显然,王海鸣需要给这支队伍找一个灵魂,没有灵魂的队伍一定没有生气。目前的首发在防守上做得还不错,但进攻就不尽如人意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前的中国队可不是一支靠防守在世界站稳脚跟的。当然年轻队员上场后,进攻就有所好转。于是这里又牵扯出来两个问题,一是中场的职能是怎样的,也就是说这个队伍到底是主进攻还是主防守;二是对年轻队员是不是可以更放开一些。
老将“经验”成自我安慰
中国队后防线的问题依旧存在,中后卫浦玮的问题最严重。浦玮本身不是中后卫出身,前卫出身的浦玮出现在后防中坚的位置实在勉为其难。首先位置上的不适应让浦玮在比赛中经常出错,她在比赛中是完全尽力的,但浦玮对于中后卫位置上的陌生感并不会因为比赛打得多了就可以改善的,浦玮本身就不应该是后卫线上的人。浦玮的位置,在亚运会中出现了几次变动,让浦玮打右边前卫,可是浦玮身上唯一的不足,就是速度不够快,打边前卫一定要速度,所以,这肯定会限制她的发挥。后来让浦玮打中后卫,的确,浦玮在中卫位置上,是可以让后卫线稳定了不少,但是,你只是后卫位置稳一些,但在中场如果不给对手压力的话,还是被动挨打。
代理主教练王海鸣不是没有看到这点,如果将浦玮推到前腰之后倒是发挥了其传球准确的特点。攻击型前卫出身的浦玮,突然要撤回来组织防守,确实比较困难。从亚运会的比赛看,浦玮也算尽职尽责,但由于缺乏与队友的默契,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浦玮要承担大部分责任,毕竟她现在是老队员,在场上是核心的角色,其实浦玮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中前卫,是这支中国女足的后腰。首先浦玮可以控球,视野好,而且传球比较准确,还可以摆脱和突破,正面防守也不错,如果让她出现在后腰位置上,是最佳的选择。如果后腰位置加强了,那么,整个队伍就会提升一个档次。”
马晓旭成球队“致幻剂”
马晓旭的“成名”是因为一声“孙阿姨”,但很快马晓旭就在亚青赛上真正成名了。三场比赛,马晓旭都以典型的替补身份出场,但肩负的责任却异常的重要。中美之战,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王海鸣用马晓旭换下娄晓旭。应该说,今天的比赛是她在女足四国赛三场比赛中发挥最好的一场,第79分钟,中国队12号张彤中场右脚突然起右脚大力将球传向对方防线身后,在韩端牵扯了两名中卫的注意力后,后插上的马晓旭甩开防守在禁区上起脚推射空门,皮球打高了,中国队错过了全场最好的全场最好一个得分机会。第88分钟,马晓旭在前场左路突破时创造了一个前场任意球机会,毕妍将球开向近点,马晓旭倒地铲射没有碰到皮球,中国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攻势凶猛。
从比赛情况来看,过度依赖马晓旭在近期内已不现实,年仅18岁的青年就已经被寄予了太多的重任,曾经一个阶段在国家队和国青队比赛中疲于奔命,对于一个当打之年的球员来说也已经是相当大的挑战,强求她总是保持上佳状态也不是很现实。马晓旭在女足队中一直也属于争议人物,在场上那种单打独斗的方式却让教练很难认同。要知道一支球队是一个整体,尽管马晓旭的个人能力很突出,但是她在场上显得有点独,即使自己的位置不好也不肯传球给其他队友,这样就害中国队白白失去了很多进球的机会。而从世界强队滑落为世界二流球队的中国女足,目前已告别造神的时代,球队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即使是大牌球星也需要融入为一个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