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究竟产生了多大的泡沫?该如何对付这些泡沫?这一传统话题在2007年再度出现,显然已失去了2001年时的鼓惑力,因为,公众对于资本市场基本知识的了解已经明显增加,对于借资本市场某些弊端责难改革全局的言辞已经厌倦,对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更具有信心。
人民币选择适度升值道路,原因固然复杂,但就积极的方面来说,它至少使社会公众对自身经济实力有了新的认识,对本土资本市场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2001年下半年之后两年间,把承担着繁重的税费负担、“办社会”负担的中国上市公司简单地与外资企业做市盈率对比,把中国上市公司以及他们的控股公司、母公司说得一钱不值,进而得出整个股市没有投资价值的结论,是十分流行的做法。虽然我们并不认为凡参与类似指责的人士都有不良的动机,但我们也同样不能肯定,做这样的批评究竟能给经济改革带来哪些好处。在缺乏自信的前提下,类似舆论的泛滥是有合理性的。
2001年时,不少人判断股市是否出现泡沫,依据的是数学市盈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太差,而不论其外部配套改革情况。一些政府人士也认为不能将国有股的利益向投机分子输送,而应当高价抛售国有股抑制投机。
人民币选择稳健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强势货币的认可,这对于增强公众经济信心、民族自信心的作用,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同时,人民币升值还帮助一般公众认识到资本的虚拟特性、博弈特性,实现了一次资本知识的普及。笔者甚至以为,如果没有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决策层也难以深化对资本市场的认识,难以作出国有股东向普通公众股东支付对价的改革方式。
本质上,股价是上市公司能够承载的所有价值因素的反映,而本次划时代的股改,政府通过支付包括股权在内的对价,为资本市场注入了国家信用。这成为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其实,中国股市的涨跌一直与国家信用的介入息息相关:股市创立初期,国有证券公司承销、国有股暂不上市、国家暂不征收印花税等等,都成为国家信用介入的明证;股市大扩容之后,国有重点企业上市,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劣势国企,以及“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提法,都成为投资者认可股市投资安全性的依据。人们看到国家信用从股市中抽离,依据的不是对违规违法者的惩处,不是所谓“不救市”的提法,而是不给证券公司合法融资的渠道,不允许社会保障资金、商业保险资金合规入市,以及不给商业银行参与资本市场的机会。
过去十几年中,虽然程度并不相同,“查处银行资金违规入市”一直是调控股市涨势的政策和行政信号(这当然是一种悲哀)。而由于政府在培育机构投资者的道路上数度迟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基金认购人的限制过多、基金发行规模太小、证券公司缺乏融资渠道、商业银行不能为证券机构融资,一句话,证券市场主体难以获得一般企业和金融类企业所需的正常发育的政策环境。于是,拆借银行资金就成为灰色行为,查与不查、合不合规就难以用制度化的语言来说明。
经过深化改革,机构投资者队伍已经壮大起来,其融资渠道也已比较畅通,违规拆借资金的必要性已经大为缩小。根据中国银监会监控,部分投资者通过虚报住房按揭贷款,用于股市运作。近期已下发通知,明确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如果发现违规贷款,银行对此应负全部责任”。可见,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的概念、渠道已经不同于以前。清查入市的违规资金,是金融执法的正常行为,并不会危及市场资金的主流,也不会破坏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