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常州采访时了解到,该市去年4月正式上岗的首批河道监督员如今已所剩无几,但一批新上岗的监督员“接棒”,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该“案例”透示出政府在提升公众“环保参与度”方面作出的诸多有益探索。
“莱茵河模式”:
公众参与河流管理
去年初,常州对城市河流实施了“清水工程”。
4月1日,首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40名河道监督员正式上岗。他们每人“承包”一条河流,每天随机督查40条城市河流水质变化,发现可疑情况便及时报告。这种吸引公众参与河道管理的方式,一经露面,便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更有环保专家将其类比为“莱茵河模式”。
因为,长达1320公里的莱茵河,其管理者是只有12个人的民间组织“莱茵河保护委员会”。
一个民间组织能管好莱茵河的秘诀是:许多民间人士自愿、无偿地参与其中。比如,它的水质观察员队伍,就是沿河流域的“水敏感企业”如自来水厂、矿泉水公司、食品制造企业等组成的。这些企业一旦发现水质有问题,就会立刻把情况反映到“莱茵河保护委员会”,并免费提供水质监测报告。
有关环境专家指出:“环境质量监督只靠环保部门,显然不够。而公众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关心周边环境,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发动公众参与其中,一定可以对环保工作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
本土化实践一:
扬弃纯义务概念
与“莱茵河模式”不同的是,常州40名河道监督员,并不是无偿的义务行为,而是由政府按每人每月500元发放薪酬。
谈到为何不采取“义务”形式,常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坦言,一项全国性的环保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很高,而参与度不强。”就目前而言,光靠“义务”,很难保证长期效果。
40岁的庞文妹,原是一名下岗工人,去年应聘到环保局当了一名河道监督员。记者碰到她时,她正在河边巡视。她告诉记者,每天,她都会到自己分管的北塘河巡视两次,并且按“颜色、气味、流向、漂浮物、沿岸垃圾”等内容填写记录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她会及时向市环境监察支队报告。
去年10月14日,庞文妹在巡视中发现,常州滚针轴承有限公司有白色含油废水排入北塘河。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确认,该单位污水处理设施停运,总排口确有废水通过雨水口排入北塘河,经采样监测,废水浓度超过了相关的国家标准。最终,该厂被处罚5万元。
庞文妹对这项工作比较满意。“我就住在北塘河附近,现在,我既能为保护这条河尽点义务,还能挣点钱,挺好的”。
本土化实践二:
政府引导 完善规则
“常州探索”与“莱茵河模式”的另一个不同,在于政府的参与、引导。
为使河道监督员的工作发挥实效,常州市环保局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比如它要求:监督员对所监督的河道和排污口每天至少巡视1次,风雨无阻,并认真做好记录;在接到市环境监察支队通知时,应当在14分钟内赶到所监督河道的现场;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市环境监察支队报告;每月月末环保监督员应上报当月的观察记录表,形成书面材料等。
但是,面对舆论一片叫好,首批监督员却接二连三地“离岗”了。“一些人认为这项工作要求高而收入低,打了退堂鼓;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责任心不强,或工作水平有限,而被取消了监督员资格。”常州市环保局污控处处长祝正庆解释说,这表明,如何有效地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常州市环保局改进了招聘规则,把市区失业、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作为招聘的必备条件,同时要求“年龄在50岁以下、责任心强、居住地在监督河道附近、熟悉河道及周边企业情况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使队伍稳定性比初期提高了不少。目前,仍有40名监督员活跃在护河一线。
本报记者 杭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