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9日电(胡玥 记者黄健) 春节将至,各类食品热销,一些地下黑加工厂,又在频繁加工恶心食品。为保证食物放心入口,连日来,质监部门加大了清查力度。2月9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哈尔滨市质量稽查支队在道外区、呼兰区端掉三家黑窝点,查获劣质辣椒、熟食等产品近300箱。
发霉辣椒作调料卖进食品大市场
10时,接到举报的质监稽查人员,来到道外化工头道街一处民宅。貌似平常的一家人,竟在家中违规加工各种调料。凉台上,两个洗脸盆中装满了等待装袋的辣椒粉。厕所马桶旁还放着几桶混浊的豆油。稽查人员在卧室内,查获一箱包装袋,共有辣椒粉、辣子、花椒面等6种调料包装袋,上面伪造的厂址是山东/黑龙江省泰达调味品食品厂。随后,又在住房前的仓库内查获大量发霉的辣椒、木耳等加工原料。市质监稽查支队四队曲队长介绍,这些包装上的条形码全部是“47”数字开头,该数字代表国际条形码,因此全系伪造的。据调查,这些没有任何卫生许可的调料,主要卖到市区内的大型食品批发市场,也不排除进入大超市的可能。
病死猪肉灌粉肠“前店后厂”销售
12时30分,稽查人员又来到呼兰区原野村六队,这是一处城乡结合部。稽查人员穿过村子深深的小巷,找到了这家村民。院子里左侧是居室,右边是仓库,昏暗潮湿。几盆刚刚加工好的粉肠,滑溜溜地摆在肮脏的桌子和地上。在仓库中,稽查人员找到了大量加工粉肠用的猪肉,这些猪肉都用麻袋扎裹着,颜色发紫变黑,散发着阵阵臭味。经检验人员初步检测,这些猪肉可能来自病死猪,人吃了轻则腹泻,重则中毒。在窝棚里还发现了一些鸡爪、猪手等熟食,原料和加工过程都简单粗糙。据老板娘介绍,这些熟食主要供应到她们在呼兰中心区开的熟食店。经检查,该店只有经营许可证,没有生产许可证,是不允许加工生产的。支队一队刘队长介绍,像这种“前店后厂”的熟食店在市区、城乡都很普遍,生产环境往往十分恶劣,经常采取“打游击”的“战术”躲避检查。
塑料袋泡水做肠衣竟有卫生许可证
1时30分,稽查大队来到最后一个被举报的窝点。这间窝点位于呼兰一处著名景点旁边,从表面上看,这间两层楼的厂房干净整洁,前门有院,后门带库。仓库内堆放着200多箱等待发货的产品,箱子上印着“鸡蛋肠”,厂址是呼兰区佳凤副食品加工部。绕过厂房,一阵恶心的腐臭味立刻迎面而来。原来隐蔽在厂房后的就是加工厂房,这里地下到处是水,一个灌肠的机器还在工作着。机器旁边放着几个大盆装肠,而肠衣就是一卷湿漉漉的塑胶袋,为了润滑方便包装,它们被泡在混浊的水里,有些竟然直接放在地上。再看灌肠原料,更令人作呕。在一个敞开的砖槽里,一些鸡蛋和不知名的黄色液体搅拌在一起,泛着白色的泡沫,被直接灌进肠衣。稽查人员在仓库内查获了十几瓶色素、肉味素等添加剂。检验人员介绍,这些都是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的,对人体危害很大。呼兰质监分局李队长介绍,“这间工厂有卫生许可,已经经营了一段时间,产品有一部分卖到哈市的大市场。因为工厂现在的加工环境不达标,在半个月前已经被查封,但是这几天它们竟又在偷偷生产。我们立刻查封所有产品,勒令停产。”
据了解,三家黑窝点已经全部被查封,库存产品近300箱,目前检验人员已经将食品提样检测,即日内公布结果。
作者: 胡玥 黄健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刘华国 内 国 际科 教 娱 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相 关 新 闻:
·······
综 合 新 闻:
·············· 构建和谐龙江··进入专题··········伊娃全裸上阵··········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