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客
年末岁首,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依据店里登记的一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到市场采购中发现,表上70%的药品早已无人生产。这些全是政府明令降价,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详见本报A16版)
从1996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药品价格秩序,10多年来,共颁布20次“降价令”,据说降价金额近470亿元。
当前,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以药养医”体制格局下,利益的驱动、制度上的漏洞,已经使医生、医院、药企、药商形成坚硬的“利益链条”。目前,中国90%以上的医院为公立医院,而政府的财政投入,根本无法保证医疗人员的收入。“以药养医”体制又为医院追求高药价提供了“空气和土壤”,药品、医疗器械始终是畸形“自我补偿模式”的重要来源。
卫生部的数据显示,10多年来,无论是门诊费用还是住院费用,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均维持在44%的水平之上,一些中小型地方医院甚至高达70%。政府投入则少得可怜,所占比例还不到两位数,约占5%。但在消费环节,85%的药品仍然被医疗机构所掌控,医疗单位既是买方市场的支配主体,又是卖方市场的支配主体。列入降价范围的药品已无利润可言,当然难逃医疗机构“集体封杀”的厄运。医疗机构掐断降价药品的使用,作为药品代理商自然会“转头”,放弃代理,当然,没有销售渠道的生产商恐怕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停止生产已降价了的药品,改头换面高价再上市。
所以,降价药品进入怪圈——见光死!一降就死!药品降价——代理商停止进货——医院停止开方——药厂停产——“降价药”改头换面变新药重新审批后高价再上市——药品降价变成了涨价!总之,作为消费者,永远在药品“游戏”之外,总是在享受高价药品。
笔者纳闷:作为政府部门,历经10多年、20次降价,都没有撬动药品价格坚冰,让百姓受实惠,但为什么政府有关部门不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教训,堵塞漏洞?如,对于一些本不是新研发的“新药”,生产厂家是如何在短时间内通过审批、借尸还魂的?对于那么多改头换面的药品,显然与“降价令”南辕北辙,而政府部门一手持“降价令”大棒,一手打开栅栏,让改头换面的“新药”通过审批,这不耐人寻味吗?
20次“降价令”难以奏效,是在呼唤“药改新政”的尽快出台,比如政府要加大对医院的财政拨付,改革“医药不分”、“以药养医”体制,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分解病人经济负担,或将医药卫生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开展竞争,建立医疗费用约束机制,等等。
从近段时间一些新闻中可以看到,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了,我们希望,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