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年末岁首,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依据店里登记的一份“百姓缺药登记表”到市场采购,结果发现表上70%的药品早已无人生产。这些全是政府明令降价,或者价钱便宜、疗效明显的药品。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疑难病症专家委员会委员赵学铭说:“不论哪种药,只要一宣布降价,不久就会在市场上消失。
尽管“降价死”现象可以归结为医药生产商、中间商、医院的唯利是图,但我们更该反思的是降价政策为何阻止不了“降价死”。事实上,从1997年以来,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药品降价,但老百姓却没得到多少实惠,“降价死”显示了这一政策的无力。笔者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缺少可持续性。
首先,是不顾“医药联姻”的现状,忽视了简单降价可能造成的“逆淘汰”。在医院以药养医格局未能改变的情况下,收取回扣现象一时难以消除,而医生能从高价药中获得的回扣比低价药多,因此,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制约拿回扣现象,回报率相对较低的降价药就会被排斥出市场。
其次,由于某些部门的既得利益,新药的出炉非常容易,而且充满暴利。既然新药只要添个成分、改个药名、换个包装,就可以获得巨大利益,那么,某种药被宣布降价后,就可以轻易地改头换面成为新药,继续牟取利益的最大化。如果相关政策不考虑这些,降价药自然难以惠及大众。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赵博文说:“从1997年到2006年,政府对药品降价次数多达19次,降价金额近400亿元,其降价范围之广、频率之高、力度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但是,由于缺乏可持续性和针对性,降价政策未能将“医药联姻”的格局和药品审批与定价机制纳入政策调控的范围,其结果只能是降价即遭淘汰的“降价死”。毫无疑问,“降价死”的现象正在提醒着降价政策调整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