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书,一位是多年从事果树研究的专家,两位在“两会”上同居一室的政协委员围绕如何提高苹果种植技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展开了一番精彩的对话。
来自烟台的省政协委员牟春生和来自济南长清区万德镇马套村的党支部书记孙士水委员,在今年“两会”上被安排住在同一个房间。
“我们这个村曾经是长清最穷的一个村,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还面临着一个问题,乡亲们不少操心,就是种不出好苹果来。果树伐了种,种了伐,三四百亩苹果树快砍光了。”孙委员带领群众致富,2006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但说到“苹果”,他还是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烟台有户人家种苹果,连续好几年,每亩地收入能达到3万块钱以上,肯定是你们的种植技术落后了!”牟春生是烟台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专门从事果树研究,他说起“苹果经”,如数家珍。
牟院长说,种苹果,有窍门。在苹果外面套个纸袋,让苹果在不见光的条件下生长,表皮又嫩又滑,看起来乳白乳白的,摸起来像娃娃的脸;采果前20天,把纸袋一摘,果实突然遭到阳光照射,色泽特别鲜艳。套纸袋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防雹灾,“玉米粒大小的冰雹,砸在套塑料袋的苹果上,一砸就是个疤,套纸袋的没事。”
“那一个纸袋多少钱?”牟院长的一番话,激起了孙委员的兴趣。
“大约五六分钱,另外国家还补贴2.5分。一亩地一般用8000个袋,也只有200元钱。”牟院长不紧不慢地答道。
“那卖到市场上,价格差多少?”孙委员迫不及待地追问。
“正常的话,一斤能差1块多。套纸袋卖相好,每斤2块多,套塑料袋的每斤1块多钱。”
听完牟院长的介绍,孙委员的眼睛看上去都亮了。他说:“听韩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还在想,我们农民该怎么落实科学发展观?现在我明白了,科学种田,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建,不是盖楼盖房,是靠科技带领农民致富!”
为了把牟院长的技术拉到田间地头,孙委员马上向牟院长发出了邀请:“牟院长,以后你在实验室里研发出新品种、新技术,先到我的试验田里来试验。”
牟院长高兴地连连点头。
一场精彩的“苹果对话”,让两位委员的心拢到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