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作为一个农业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九万多人,对于一个并不发达的地区来说,如何使这些剩余劳动力学习一门技术、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顺利转移到二、三产业,成为宁津县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宁津人大高度重视农民转型问题,高度关注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从学习培训到就业发展进行全程监督,督促政府坚持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突破口,采取就地转移与跨地区转移相结合,确保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真正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取得实效,宁津县人大组织人大代表,与县劳动、教育等部门联合对全县农村劳动力分布情况、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利用情况进行调研,随后向政府提交了可行性建议和方案。根据人大调研成果,宁津县首先以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重点,集中开展了对该地区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同时,结合该地农民经济情况的实际,该县还开展了由公共财政、教育支持的非农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在人大监督下,农民培训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招标确定培训单位。为切实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培训单位加大了投入力度,新建了实习基地,充实了教师队伍,保证了培训的效果。
针对劳动转移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繁杂的实际,宁津人大提议政府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指导小组,作为领导机构对全县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科学地指导、规划,督促劳动部门做好劳务输出工作,跟踪劳动力去向并做好全程服务工作,使广大农民工真正实现能够走出去、走得好、回报高。指导小组还定期向人大通报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的进展情况,使得农民培训转移工作始终处于人大的监督之中,真正把这件惠及广大农民的好事办好。
自去年以来,宁津县已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3800多人,90%以上转移到非农产业,并结合劳务输出等形式,成功地使广大农民转型,实现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王桂波)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