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次友人聚会,竟因为两名中美青年的争吵,不欢而散。
在喝下一整瓶威士忌之后,美国小伙儿说起了“疯话”:“我来到中国,过得十分开心,这比起我在科罗拉多州小城的生活,要强100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年轻人,念的是一般的州立大学,如果待在美国,无论我如何努力,最多不过当一家肯德基餐厅的经理。
倒是“酒后吐真言”——中国成就了你一个美国人的造化。大家笑笑罢了。可没想到,这一席话触及了在座一名中国青年内心最敏感的神经,他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你有什么真本事吗?不就是凭一本美国护照!”随即拂袖而去。
此情此景,饭桌上的友人们瞠目结舌,那位美国老兄更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端着刚喝了一半的酒杯,原地傻站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离席的中国青年是我多年的至交,他之所以如此激动,我是知道原因的。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和挫折,获得了成功:毕业于国内一所顶尖大学的法律系,成绩优异、英语流利,上学期间,就参加了托福和LSAT(全美法学院入学考试),均取得了高分。毕业后,不可思议地拿到了美国名校的全额奖学金,3年后,取得法律博士学位。之后,他在美国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实习,两年后,他顺利通过考试,分别获得加州和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两年前,他回到国内,现受聘于一家全球律师行的北京办事处。
以我的见识而言,一位有着如此学术经历和工作经验的中国青年精英,应该有无数的中外“伯乐”,向他伸出橄榄枝。
但是,他向我的抱怨,从他刚毕业在美国律师事务所实习就开始了。那些日子,他常给我发电子邮件,说老板只让他办理诸如狗咬人、邻里纠纷、孩子打架之类的案子,而最能锻炼能力的房地产案件、反倾销诉讼、跨国投融资案件,老板从来只交给美国同学去办。而这些美国实习生的学校背景和业务水平,都不如他。据我所知,这是他下决心回国的原因之一。
在他回国前发给我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里,他写道:“虽然反种族歧视写进了美国宪法,但盎格鲁·撒克逊人天然的优越感,在美国社会永远存在。看一看华尔街的高管们吧,几乎全是白人,中国人或外国族裔无论如何奋斗,都只能在公司中层徘徊。这就是旅美华人常说的‘天花板效应’——中国人再怎样优秀,都不可能真正进入决策层,就好像永远有一块天花板挡着一样。”
但是,回国后,这位朋友同样遇到了不公正对待。
他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全球500强公司驻中国代表处担任助理。一次领取薪水时,他偶然发现,一名同等级别、同样资历的美国同事,其周薪是1000美元。而他当时的周薪,是1000元人民币。他不解,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查询。回答很简单:“我们对美籍职员执行的是‘全球支付’标准,对中国籍职员执行的是‘当地支付’标准。”
不久后,朋友辞了工作,来到现在这家总部设在欧洲的律师行。据他说,这里的工作氛围更好些,机会也更均等,他现在已经是合伙人。不过,他也坦言,他不大可能做到更高级别的“全球合伙人”——那是为欧洲老板们专设的职位。
了解朋友的经历,就对他在聚会上的不辞而别多些理解。后来,我打电话劝慰他,“你总感到中国人在跨国大公司里受委屈,发挥不了才干,那么,为什么不去中国人自己的跨国公司工作?咱们不也有10来家全球500强企业吗?在那里,中国人应当是主流。”
“我也试过”,朋友说,“可这些‘国’字头的企业,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很少,利润主要是靠垄断国内市场赚得的。而我更希望在一个国际化的竞争环境里工作。”我无语,挂了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