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歼十工程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歼十飞机工程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晨报讯(记者王大鹏)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歼十飞机工程”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特等奖的重大科研项目。
经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院士因此成为我国第十位摘得500万科技大奖的大师。此外,还授予南京大学的闵乃本等人的项目“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和香港大学支志明的项目“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2项成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为这一奖项空缺3年后第一次有人问鼎该奖项。授予“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等27项成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另外,一项专用项目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等55项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此外,“歼十飞机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先进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等20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开发”等220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英国化学工程学专家马丁·阿特肯斯和瑞典生物医学专家英格玛·恩博瑞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李振声: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昨天,76岁的李振声院士获得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继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之后第十位摘得500万科技大奖的大师。受三位科学大家影响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大学毕业以后,他幸运地分到中科院工作,华罗庚、钱三强、艾思奇三位科学家对他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华罗庚在讲座时讲到怎样学习,概括起来有四句话:“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别人起床时,我已学习4个小时了;我研究数学是从小学教科书的数学一、二、三、四、五、六册开始的;要学会读书,要能将一本厚书读薄。”这对他来说受益良多。提出中低产田治理建议
1987年已经在西北工作了31年的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刚刚上任没多久,就提出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他说,因为当时我国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粮食生产的3年徘徊,3年粮食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3个月的调查,他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事实证明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加到9000亿斤时,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是504.8亿斤。推翻布朗的“饥饿预测”
美国人莱斯特·布朗曾写了一本名叫《谁来养活中国?》的畅销书,称将世界市场上销售的粮食买光也还不够满足中国的需要,中国将成为粮食“无底洞”,让世界挨饿。对此,李振声汇集我国近15年的有关数据,与莱斯特·布朗预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预测结果不正确,于是李振声在2005年4月博鳌论坛上发表文章驳斥了这一观点。“从1990年到2004年,相当于布朗预测后40年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我用15年的事实和布朗的预测做了对比,发现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第一,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三分之一;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相当于总消费量0.6%,微不足道。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这些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晨报记者王大鹏链接捐出50万作助学基金
据新华社电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27日在此间说,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根据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记者专访香港科学家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支志明:我智商一般只是较专心263
支志明(上图),香港大学教授,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昨天,代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他获得。他也是首个荣获此奖的香港科学家,获奖之后的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现年49岁的支志明曾获得众多奖项,他38岁的时候就被评选为中科院院士,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他告诉记者:“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我获得的最重要的奖。我非常高兴国家能给我这么高的荣誉。”
支志明凭借“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项目获得此奖项。他介绍自己的项目:“简单说来,我就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化学反应。”他的成果开拓了一系列可应用于药物合成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的仿生物化学反应。他希望今后能从事一些跨领域的科研项目,比如光化学、生命科学与化学。
“我IQ一般,只是比较专心。”在采访中,支志明教授多次谈到要“专注”。“科研要专心,”他说,“在我所任职的香港大学,我有一个安心做研究的环境,我不用太担心生存的问题。香港大学有着非常好的传统——追求卓越,从不论资排辈,我在35岁的时候就已经被评为讲座教授,这在其他高校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上。”三项第一首次有普通工人农民获奖
昨天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却榜上有名,摘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分别是:上海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工人韩明明的“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人王洪军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河南滑县农民企业家李官奇的“利用大豆饼粕生产大豆蛋白质纤维”。首次成立评审监督委员会
针对国家科技奖评审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关方面首次成立了科技奖励监督委员会,以确保奖项评审的权威、公正。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介绍,这一监督委员会由科技、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纪检等方面的7位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科技奖励评审活动进行监督,对推荐和评审过程中有关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加以规范。香港专家首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昨天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名单上,由香港大学支志明教授完成的“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这是国家科技奖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开放以来,香港地区的专家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据新华社两个现象民企频摘国家大奖
昨天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中,民营企业频频摘得国家科技大奖,成为特别引人关注的现象。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统计显示,近年来,非公企业参与完成、获得国家科技奖的项目越来越多。2006年度,非公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整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20%以上,占技术开发类项目的比例高于30%,更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中小型民营科技型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为核心,形成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的良性互动,已逐步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海归”频摘国家大奖
昨天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中,一批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频频摘得重要奖项,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海归”派中已经涌现出一批中国科研领军人物。
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统计,“海归”派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完成人员中占有较大比例。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有36.58%是“海归”,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有66.67%是“海归”,国家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人中40%以上是“海归”,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30%以上是“海归”。据新华社
李振声院士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晨报记者 代小琳/文 殷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