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柴明雄)昨天,从浙江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浙江证监局将抓住市场机遇,围绕建设证券强省的既定目标,培育大批优质企业上市,争取在三年内动员100家浙江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全省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2家,位居全国第三。全省境内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已达到467.67亿元,资本市场对浙江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资本市场和浙江经济的良性互动已逐步开始显现。
浙江证券局副局长傅敏说,在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中,浙江证监局多次组织召开了有关企业和上市办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了解企业上市进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并积极给予帮助和协调;加强对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的监管,安排专人定期跟踪企业的发行审核进度;与深交所、省金融办一起组织召开浙江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研讨会,联合成立了“浙江中小板上市企业联合培育中心”,积极把更多的优质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加强对保监机构的监管,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角逐于证券市场上的“杭州板块”这几年已是声名在外,不时给人带来惊喜。目前,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杭州企业身影频频出现,进入资本市场的“技巧”已非常娴熟。华鼎集团在香港首发融资11亿港币,创下杭州上市公司首发融资的最高纪录;杭州企业爱大制药利用反向收购,进入美国OTCBB(反向收购再转板上市)市场,成为杭州首家反向收购,并在美上市的企业。
事实上,去年以来,杭州对本地具备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定下了主攻A股、瞄准海外、寻机买壳的基调,引导在杭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到境外上市,并对具备一定实力而又暂时达不到上市要求的企业,鼓励通过买壳实现上市。眼下,“杭州板块”已在证券市场上显山露水。上市公司数量已从4年前的9家,迅速攀升到现在的35家。上市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达65亿元,总市值已达365.6亿元,涌现出杭汽轮B、新安化工、华东医药、士兰微、绿城控股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杭州今后的上市企业后备资源,主要瞄准无污染、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型业态”。杭州金融办主任孟繁明说,我们将跟踪杭州的新锐产业,重点选择在培育新经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中具有成长潜质和发展后劲的优秀企业。目前,杭州有近20家企业已进入市程序,有50多家企业表达了上市意向。
成长型中小企业集聚杭州湾杭州地区资产总额最高,达236.2亿元
本报讯 (实习生 郑晓霞 通讯员 赵仁春记者夏海微)继2006年我省首个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发布之后,昨天上午,新一年的“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新鲜出炉。与首个报告相比,这一报告增加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初创型小企业的培育情况等内容,比往年更为全面地披露了我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状态。报告还特别关注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越小,发生债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大
企业规模越“迷你”,是不是因为“身手”的矫捷而越能从容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发展报告提供的答案很明确:不是!
“在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共有227家亏损,亏损率为8.6%;小型企业共有3947家亏损,亏损率达到了10.7%,即10家小型企业中有1家企业是亏损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规模越小,其发生债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省中小企业局法规处处长应云进指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要比大型企业差,因此也更加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成长型中小企业资产总额杭州最高
提起浙江的中小企业,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以“温州模式”和“台州模式”闻名的温台企业。不过从新的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看,杭州中小企业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截至2005年底,杭州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和平均利润,在全省11个市中,均高居榜首。
而从该报告新发布的“成长型企业发展”内容看,全省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要分布于环杭州湾地区,杭州的企业分布数位居宁波之后排第二位,共有成长型中小企业152家,占总数的17.8%。而百家最具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杭州所占的比例则最高,共有14家,占到了16.9%。成长型中小企业资产总额最高的也是杭州,资产总额达到了23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