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非公经济发展支招 工商联界别委员热议民企发展环境
【记者辜王景5日北京报道】
“非公经济36条”至今已颁布两年多,记者采访了几位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他们均表示,从总体来看,“非公经济36条”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非公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不过民营企业家仍要合理地排解环境的压力,以实现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
尹明善委员表示,“非公经济36条”的配套措施至今还没有完全落实,同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融资的渠道仍然很狭窄,同国有企业相比,在政策扶植力度等方面民营企业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他举例说,重庆市2005年非公经济占全市GDP的51.8%,然而贷款额只占该市当年贷款总额的11.12%。“遗憾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观念转变为了潜规则。”
同样,苏红平委员认为,在市场准入方面,民营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在融资问题上,特别是对于科技型民营企业来说,由于固定资产比较少,没有什么抵押物,很少能够获得贷款。
“非公经济正处于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尹明善从三方面分析:首先,国有企业正在稳固地发展;其次,汇率、工资水平、原材料等价格较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最后,由于以往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靠机遇等因素,而管理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给发展也带了一定的困难。
问及如何实现非公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张征宇委员认为,既然民营企业贷款很困难,则需要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等渠道融资,而对于一些大型民营企业来说,应当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什么样的资本规模就应当有什么样的资产负债率。”
苏红平则建议说:“民营企业要改变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污染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有了一定积累之后,应当向科技型企业发展。同时,她建议民营企业家要提升自身素质、引进高水平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