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从“贼城”到“平安城”
有关部门曾经专门对佳木斯做了调研。调研报告说:佳木斯前些年社会治安十分混乱,各种刑事案件居高不下,当地群众没有安全感,外地人谈到佳木斯就心惧色变,称之为“贼城”
一顶“贼城”的帽子压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头上,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将近二十年
编者按
佳木斯,这座本应以“东方第一城”闻名的东北重镇,却曾因“贼城”而著名全国。
这样的困局让当地官员心急如焚,苦苦思索,寻求突围。大转变需要有大智慧、大魄力。当地政府以治贼、防贼为突破,在财政极度吃紧的情况下,投入亿元巨资改善和提高公安基础设施和装备。亿元之数在发达地区也许并不算高,但对于地处祖国边陲又欠发达的佳木斯,确属巨资。同时,当地政法机关开展的“五警进社区”、重点打击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行动以及各种预防措施等的实施,佳木斯的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在社会转型的当下,全国有很多中等城市面临着类似佳木斯这样的困局,虽然打造良好治安环境各地“巧妙”各有不同,但是佳木斯由“贼城”到“平安城”的转变,仍不乏有标本意义和借鉴价值。
“五警”进社区
,一项“以治贼行动为契机进而掀起全民环境综合治理”的路线图逐渐明朗起来
解决派出所用房、建交巡警指挥中心、改善监管条件、增加消防设施及装备、装备特警等等,佳木斯市灵活运用各种投资方式向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建设投入资金过亿元
一位上级领导到佳木斯考察后说:“这样的知贼策略才是真正的治贼,才是真正的策略,这样的成本付出才是有效率、有价值的。”本报记者郭毅
“贼城”之源
二十年来,“贼城”之名成为无数佳木斯官员的心病。
佳木斯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被誉为“东方第一城”。可是从上世纪80年代,“5000小偷下江南”的民间传说不胫而走之后,“贼城”的“桂冠”将“东方第一城”的美誉取而代之。
一时间,各路投资者望而却步。
佳木斯市招商局的一位官员回忆,他们曾经组织过一个招商团来佳木斯考察。在招商团走出火车站不久,其中两位投资者身上的钱包、信用卡和各种证件便被洗劫一空。这位官员无论如何解释,都没能够挽留住这些人。
多年之后,他再次恳请他们前来考察。一位投资者故意将钱包放在了小偷最容易下手的裤兜里,然而,他在火车站广场上转了几圈,最终没有发现被贼“盯”上的迹象。
那天晚上,在招待宴会上,觥筹交错之间,很多投资者宣布了自己最终的投资计划。席间,那位招商局官员问:“现在对佳木斯什么感觉?”投资者回答:“我不敢说没贼了,但至少已不是原来那么猖獗。我们商人最关心的投资环境,既然政府有这么大的决心治理窃贼,也就说明有足够的能力创造好的投资环境。”
上世纪80年代末,两位黑龙江省党报记者出差到佳木斯。火车站里,衣兜被割,一沓厚厚的新闻稿件不翼而飞!
警觉起来的记者很快发现:有小偷在行窃!
“快看,小偷又下手了!”两位记者还没来得及报警,却见小偷走向不远处的警察,敬烟、点火、聊起了天!
同行说:“我朋友的母亲从三楼下一楼倒垃圾,回家电视就不见了。”
两位记者的当地朋友说:“我值乘的那列火车,一进某大站,车站就广播:由佳木斯开来的列车已进站,请大家严防小偷。那时,脸上真有点发烧。”
从此,两位记者开始了持续很长时间调查。
他们采访时,一位公安局领导解释说:“警力不足、装备差,我们……”一位主管市长说:“社会转型,矛盾多,我们……”
经过反复调查,一篇有关“佳木斯小偷猖獗”的长篇调查通讯见诸报端。不知是先有记者调查报道,还是先有坊间流传,“贼城”的帽子便着实扣地在了佳木斯的头上。
中央政策研究室曾经做了题为《摘掉“贼城”的帽子》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说:佳木斯前些年社会治安十分混乱,各种刑事案件居高不下,当地群众没有安全感,外地人谈到佳木斯就心惧色变,称之为“贼城”。
“五警”进社区
如何摘掉“贼城”的帽子成了当地政府的一大心病。他们在苦苦思考着对策。
根据经验,佳木斯市政法机关发现,窃贼们往往藏身于老城区的住宅区内。一项“以治贼行动为契机进而掀起全民环境综合治理”的路线图逐渐明朗起来。
“黑龙江省2002年以来为佳木斯下拨103个公安编制,至今未拨到位,四个公安分局缺编210名;城区32个街道、乡镇综治办35名综治干部33名是兼职;30个基层司法所有45人,其中32人为兼职。”这些文字出现在2006年5月20日佳木斯市政法委的一份调查报告中。
这种现象必定严重影响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更影响“治贼大计”。
在一次政法综治的联席会议上,一场讨论正在进行。讨论的焦点是:只派公安民警集中治贼,还是对城区老住宅区进行全面治理。
通过调研,“五警”进社区,进行全面治理的方案最终确定。“虽然这项方案的成本远远超过预算,但既然要治理,就不要只考虑成本。”一位政法委官员的话掷地有声。
至此,公、检、法、司加消防警全部在社区定点办公的制度开始推行。
首先开展这项工作的佳木斯市桦南县,县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亲任“五警”进社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分管政法工作副县长任副组长,公、检、法、司“四长”为成员。各警种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发现问题争取就地解决。这是“五警”进社区的直接目的。
进了社区的法官调解成功率远高于法庭。2004年,桦南县因热网改造及一些住宅楼年久失修,供暖出现问题。仅白瓜籽物业小区、一建物业小区和黄金物业小区供暖合同纠纷案达数十件,双方矛盾激化。2005年“五警”进社区,法官亲自逐门逐户调查勘验,又不厌其烦对双方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法庭上互不相让的双方,社区里握手言和的多达九成。
在桦南镇前进社区,消防警走访中,居民王安先反映社区居民物品堵塞消防通道问题。消防警仅用一周时间,协调城管大队,将社区内65处占道物品全部清除。
现今“五警”进社区工作在佳木斯市所辖区县全面展开。“政府不惜本钱,对我们如此关心,我们也不可能不积极参与。”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居民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一场由政府牵头带动,全民参与的“治贼”局面自然形成,并进而发展为整体社会环境的综治工程。
不过,“五警”进社区仅是佳木斯市化解社会矛盾的一张网。在佳木斯市还有常设市县区的社会调处服务中心,这个中心也成为社会综治过程中的一面招牌。
佳木斯市向阳区是佳木斯市商贸中心。2005年向阳区构建了由信访、司法牵头,调处中心具体组织,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大调解格局。
有别于“五警”社区工作,社会调处服务中心主要受理体制转化、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过程中涉及不同主体、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民事争议和行政争议。
2005年以来,佳木斯市又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校教师进社区活动,把学校教育向社区拓展、向家庭延伸,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目前,全市182个社区中已有154个社区派驻了专职教师。
具有“佳木斯综治专家”称谓的市政法委副书记王树壮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了一个巴莱多定律,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也叫“二八”定律。在此之后针对次要的80%有人提出“长尾理论”: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也能够和主流的相匹敌。
后来,一位上级领导到佳木斯考察后说:“这样的知贼策略才是真正的治贼,才是真正的策略,这样的成本付出才是有效率、有价值的。”
经费投入提高近50倍
原本一场单纯的“治贼”行动,已经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综合环境的治理工程。
2006年6月5日,佳木斯向阳区长安派出所辖区“零点歌厅”发生一起治安伤害案件,在多人参与的厮打中,受害人李某头部被啤酒瓶打伤。接警后,在将现场所有涉案人带回派出所调查的同时,刑事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认真勘查,从现场唯一破碎的啤酒瓶碎片上提取了指纹。受害人李某当时只记得是被啤酒瓶所伤,对具体伤害行为人没有清晰记忆,对方也无人承认负责,案件调查一时陷于停滞。
刑事技术人员将所有涉案当事人指纹与破碎酒瓶所留指纹进行比对,认定涉案人赵某应对伤人行为负责。在铁证面前,赵某承认在混乱中用啤酒瓶打伤李某的违法事实,使这起可能成为纠缠不清的疑难治安案件得以有效查处。
刑事技术人员有时间出治安案件现场?能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肯定是专业人士。其实,这也是佳木斯市对刑事技术大投资之前,刑事技术工作“两三人、一把刀,一部照相机,一个勘查包”的年代,佳木斯警察想都不敢想的事。另据统计,为解决派出所用房、建交巡警指挥中心、改善监管条件、增加消防设施及装备、装备特警等等,佳木斯市灵活运用各种投资方式向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建设投入资金过亿元。
亿元对于财政开支2/3靠转移支付的佳木斯市,可不是一个小数!
针对如此规模的财政开支,市委书记郭晓华说:要建设创业可心、服务热心、人文舒心、安全放心的“四心城市”,“安全放心”是硬件,是前提,要舍得投入。
对治安部门不遗余力的财政支持,使治理“贼城”有了必需的物质基础。
综合治理布下天罗地网
2月28日,公安部发布信息:今年3月至7月,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
但佳木斯市已经先行一步,从2005年10月25日至12月25日,在市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打击偷盗自行车违法犯罪专项行动。10月25日,佳木斯市公安局党委专门召开由市区公安分局和局直单位班子成员、科所队长,共计300余人参加的动员部署大会。
为此,市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确定重新配备充实市局和各分局自行车管理部门的专业力量。
专项行动共破获偷盗自行车案件36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15人,打掉犯罪团伙13个,缴获赃车317台,查获无主车辆531台。2005年底,佳木斯警方恢复了对自行车的实质管理。
佳木斯市公安局长蒋志芳信心十足地讲述了佳木斯的应对策略:
“从公安本职工作方面我们更注重防范威胁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案件。”
———织天网
市公安局进行了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在特定目标、重点部位、要害单位和治安复杂区域密布电子眼,编织了巨大无形的天网。
———筑防线
在市区设立了7个常设的治安工作站,工作站民警24小时对途经卡口的嫌疑车、人、物实施盘查。
———建平台
在繁华商业区、重要交通路口和治安复杂部位设立了
15处警务平台。警务平台设有标志性的立柱和彩色闪灯,并设置了介绍警务平台功能的牌板,上面有对警务平台职责、任务等的说明,以及报警电话、监督电话和执勤民警的照片及姓名,方便了群众报警求助。每个警务平台都停放一辆24小时有民警执勤的警车,大大提高了街面见警率;以15个警务平台为核心,规划出15个网格,由民警承包路段开展巡逻执勤,完善了“网格化”。
———录协警
建立了由536名“40、50”人员组成的协警员队伍。协警员以2:1的标准配备给派出所社区民警,每名社区民警带领2名协警员开展日常的巡逻防范、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等工作,大大缓解了民警的工作负荷,使社区的治安防范等工作效果大大增强。
“三队两室”、“交巡警合一”、“三台合一”等成功的公安体制改革更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稳定。佳木斯市公安工作连续三年在黑龙江省级党政考评、民意测评中获前三甲。
因为有了多年形成的治安综合治理的方案,再通过一系列的治理行动,佳木斯的整体治安状况已经走在前列。
“贼城”摘帽的标本意义
治贼在先还是招商在先?没有好的环境能引来“金凤凰”吗?
曾经有两种方案摆在佳木斯官员们的面前:
其一,先行以超过其他城市的优厚政策招商引资,而后再对“贼城”之名集中整顿;
其二,破釜沉舟,肃清窃贼,优化投资环境后再通盘考虑招商大计。
佳木斯官员们选择了后者。也许选择之时,他们没有考虑到结果。但付出必然有收获。
这场治贼行动演化至今,成为全民参与的综合环境治理的结果是: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水平显著提高。
2006年,佳木斯市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招商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全面展开,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利用外资取得重大突破。华电集团、国电集团、雨润集团、中国化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和新加坡丰益集团、美国IMM集团、荷兰TNT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来该市投资。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1726万美元,增长516%;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亿元,增长48.8%。
昔日“贼城”,今昔一举崛起,但崛起的背后,是一连串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