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克访华时,在机场受到邓小平的迎接 |
国际舞台力推“独立外交”
法国媒体总是热衷于将希拉克与他的前任、社会党总统密特朗进行比较。也许在内政问题上密特朗更有发言权,但在外交领域,从国际上来看,两者却不可同日而语。密特朗曾误判两德统一的历史进程,成为最后一位访问东德的大国领袖;他曾误判苏联“政变”成功,从而导致叶利钦与法国关系的冷淡;他曾支持老布什的海湾战争,结果导致法国被排斥出中东和平进程。
相反,希拉克则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不惜与小布什对抗,甚至表示将动用安理会否决权,从而避免了西方世界与阿拉伯世界步入一场后果难以逆料的文明之间的冲突。仅仅在这一点上,希拉克已经超过其前任。希拉克是不是一位“伟大”的总统,历史会做出评价。但希拉克领导下的法国在12年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独特的声音,则是可以肯定的。
呼吁民众反对极端主义
与此同时也应指出,希拉克在内政问题上遭到法国媒体尖刻的批评。他在欧盟宪法草案公投上的失败,导致欧盟建设遭遇重挫。法国和欧盟今天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有所削弱,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希拉克在
竞选中的各种许诺,如减税、降低失业率、恢复法国的经济增长、消除法国社会裂层……则大多未能成为现实,或者与法国老百姓的期待相距甚远。耐人寻味的是,攻击希拉克最激烈的,是法国两大政治极端势力——极右翼的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和极左翼的多名总统候选人。这也许从侧面说明,为什么希拉克在昨天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反对极端主义。2002年希拉克正是在面对极右翼总统候选人勒庞时,得到法国选民82%的选票而连任总统一职。这也创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一项纪录。
法国将在两个月后选出一位希拉克的接班人。目前传统右翼“法兰西公民联盟运动”主席萨科齐、左翼社会党罗亚尔和中间派法兰西民主联盟主席巴耶胡,以及极右翼国民阵线主席勒庞等四人,在民意测验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大选进入白热化状态之际,希拉克昨天并没有明确表明他支持哪一位总统候选人作为他的继承者。其潜台词是什么,耐人寻味!令国际观察家思考的是,法国自第五共和国以来由戴高乐将军制定、希拉克继承发扬的“独立外交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当选总统的领导下,是否还能继续下去?
(本报巴黎3月12日电)
相关链接
希拉克执政“成绩表”
新华社供本报专电 法国总统希拉克宣布不参加下届总统选举后,法新社列举了希拉克担任总统12年里给法国带来的一些变化。
经济:1995年法国的失业率高达11.6%,现在则下降到8.5%,是近25年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1月,法国放弃使用多年的法郎,正式使用欧元。
改革:从1995年开始,法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实现了私有化,包括法国航空公司、法国电信公司、汤姆森公司、布尔电脑公司等。法国电力公司和法国天然气公司也进行了分拆和部分私有化。
社会:2002年希拉克成功连任后采取措施加强公路安全,将法国的公路交通死亡人数从1995年的8412人下降到2006年的4703人。2007年2月,法国所有公共场所开始戒烟。
外交:2003年,法国坚决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并赢得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支持。随着欧盟成员国的不断增加,法国在欧盟的影响力出现下降趋势。希拉克任内在外交事务上遭遇的一大挫折是2005年法国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草案。
宗教:2004年,法国通过了禁止在学校佩戴头巾等宗教饰物的法律,引起争议。
人物档案
希拉克生平大事记
两任法国总统,两任法国总理,在其长达45年的职业政治生涯中,希拉克在法国政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对于中国人来说,希拉克执政的12年,是中法关系“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在西方国家中,法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第一个与中国展开战略对话,第一个与中国互办“文化年”,也最先反对联署反华提案和最早支持解除对华军售禁令。
希拉克曾先后六次访华。
1932年11月29日 出生于巴黎科雷兹镇一个富豪家庭
1957年至1959年 就读于被称为政治家摇篮的法国国立行政学院
1962年 蓬皮杜总理办公厅专员
1967年 成为法国议会议员
1967年至1971年 任国务秘书
1972年至1974年 任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
1974年 任内政部长
1974年至1976年 在德斯坦政府中任总理
1977年至1995年 任巴黎市长
1978年9月 希拉克首次访问中国
1981年 初次参加法国总统大选,首轮遭淘汰
1986年至1988年 任密特朗政府总理
1988年第二次竞选法国总统,最终败给密特朗
1995年5月 第三次竞选法国总统终获成功,战胜了对手若斯潘
2002年5月 希拉克击败极右翼候选人勒庞,连任法国总统,同时右翼重掌议会
2005年5月 法国全民公决《欧盟宪法》未获通过
2007年1月 法国内政部长萨尔科奇成为中右翼总统候选人,希拉克离任进入倒计时
(吴筠)
[上一页][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