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派北京记者张琦)“截至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82.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77%,由于生态植被大面积破坏,西部地区1000多万人口吃水长期困难”。
全国政协会上,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建立西部地区生态保障机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
西部承担了生态破坏成本
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破坏的原因,梁俭委员指出,这是因为在我国工业布局中,东部以加工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为主,西部则以矿产资源、能源和原料加工业等资源型产业为主,在较长时期东、西部产品存在不平等交换。此外,西部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在为东部提供价廉的能源和原材料的同时,也加剧了西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同时西部普遍财政紧张,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投入有限,资金缺口很大。
宋晓华委员表示,长期以来,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和能源的战略基地”,向发达地区输送大量资源,承担了生态破坏的成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导致地区生态不断恶化。
建议开征生态税
梁俭委员呼吁,在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时,将西部补偿机制放在突出位置,主要方式包括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有利于西部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财税制度。建立健全体现生态经济目标的生态税系,开征生态税。
杨志强委员说,建议国家建立西部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资金,充分考虑资源开发成本,逐步调整资源价格,适当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改革资源开发企业的税收制度,不论企业隶属关系如何,实行资源开发企业当地登记注册、企业所得税就地交纳的制度,加大增值税地方留成比例。
制定我国西部援助政策
委员们建议,借鉴国际开发援助经验,制定我国的西部援助政策,规定东部发达省份以一定的GDP比例,作为援助额度,扶持西部发展。
宋晓华委员建议,国家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征收生态补偿税,用于对西部贫困地区保护生态及退耕还林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长期补偿,逐步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城市对农村、富裕人群对贫困人群的生态补偿机制,将可平衡各方利益。
梁俭委员表示,同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运行。进一步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真正认识西部贫困———生态脆弱拥有的生态功能,承认其生态资本的价值,唤醒和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纠正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眼前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