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豚鱼正处于性成熟期,此时河豚鱼毒性最强,所以春季最易发生食用河豚鱼中毒事件,浙江省每年均有因误食河豚鱼导致中毒死亡事件的发生。今天,浙江省卫生厅、省食安办发出食品安全预警通告。
通告中表示,学校、企业等各类集体食堂和餐饮单位,严禁供应和食用河豚鱼。
此外,广大群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渔民不能随意丢弃河豚鱼;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海滩附近不要拣食废弃的鱼;不要到路边或市场上买不认识的鱼类。消费者一旦发现违法经营河豚鱼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举报。举报电话:96301。
河豚鱼在我国各大海区及长江中下游均有出产,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的鱼类。河豚鱼的特征是: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有明显的上下两枚门牙。河豚鱼中毒的特点是:发病急速而剧烈,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即发病,初期感觉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口唇、舌尖及手指末端刺痛发麻,随后感觉消失而麻痹,接着四肢肌肉麻痹,行走不稳,共济失调,最后全身麻痹显瘫痪状态。有语言不清,瞳孔散大,血压和体温下降。一般预后不良,常因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
据了解,河豚鱼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救治,发现有人误食河豚鱼后,可用手指、筷子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并尽快送医院催吐、洗胃和导泻,及早排除体内毒物。(汪建强何益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