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本报1986年4月1日、29日的一组报道——关于陈独秀、卫立煌生年及刘铭传卒年的考证成果,纠正了《可爱的安徽》、《辞海》等大型工具书的错误。21年后的今天,本报记者采访了该文作者文史专家戴健。
陈独秀生于何年?上世纪80年代初《可爱的安徽》和一些大型工具书中所有的“陈独秀”条为“1880年”。“但是这是错的。”戴健说起当年的考证经过,如数家珍:“1982年,我去陈独秀老家安庆参加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会间前往陈独秀墓前发现,这是其子陈松年为纪念陈独秀百年祭祀,于1979年10月9日重立的墓碑。陈松年认为其生父的生年应为‘1879年’”。生年哪个是正确的呢?出于职业的敏感和对历史的责任,戴健开始了苦苦的寻访考证——《实庵(陈独秀)自传》记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我已经17岁了”;来自于陈独秀侄儿陈遐文1980年的回忆,“小叔今年是101岁,比我大19岁”;来自于其家谱也有明确记载:“陈独秀行于光绪五年己卯”。还有,上世纪20年代,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曾因其名望而被世人美誉为“北大三兔”,卯年为兔年。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陈独秀生年应为‘1879年’而非‘1880年’”。
对合肥历史名人卫立煌的生年考证经过,他至今难忘。当时《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征求意见稿)等书的“卫立煌”条,都将其生年错为“1896年”。为了弄清楚卫立煌的生年,戴健于1983年10月到南京访问卫立煌的外甥吴德海,又走访了其长子卫道杰、其胞弟卫立涛,都证实其“生年为1897年”。于是,他在编辑《卫立煌将军》时,把将其生年改为“1897年”的想法告诉了作者、卫立煌的季子卫道然。“1897年是正确的。”卫道然回信致谢。
说到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卒年的考证,比较简单,因为“其家谱里明确记载,刘终于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子时(即公元1896年1月12日零点左右)。而不是如《《辞海》、《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中国近代史词典》等书中记述的1895年”。“这个错误是由公历、农历换算有误所致。”
“三个重量级人物的生年或卒年考证有了结果,本人立即整理成近2000字文稿,投给了《合肥晚报》。编辑部十分重视,尽管当时报纸每天只有4个版,版面十分紧张,但我的稿件还是分两篇,于4月1日、29日在‘历史人物’栏目全文刊出。更没想到的是,同年《新华文摘》将这组报道又合二为一,删去刘铭传卒年考一段,在第10期摘用了”。《辞海》编辑部也纠正了1979年及1980年的缩印本中相关的条目之错。“从中可看出《合肥晚报》公信力之大。”戴健说。(王璎)
来源:
合肥晚报
|